新闻热线:3900087   广告热线:3900838
本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7—3909502   举报邮箱:zgfxnews@163.com
,欢迎访问拂晓新闻网

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地一区”

2022-08-18 09:13来源:安徽日报作者:

        编者按: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更好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经济强、格局新、环境优、活力足、百姓富的现代化美好安徽,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本报今日推出“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地一区’”专版评论,以飨读者。

 加快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曹显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

  2020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并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强调:“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 ”

  两年弹指一挥间,科技创新勇向前。安徽科技创新之树“硕果摇枝”:国家实验室全面投入运行,“九章二号”“祖冲之二号”实现量子计算新突破。合肥先进光源、量子空地一体精密测量等大科学装置列入国家规划。3位科学家当选两院院士,12项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8项制造业揭榜攻关项目打破国外垄断。 2021年安徽区域创新能力上升至第8位,连续十年位列全国第一方阵。全省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9.9件,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92.3%……今年7月24日,“问天”成功发射,其中有两项重要配置来自安徽创新。

  今天的安徽,科技创新这个 “栽树工程”生机盎然,创新资源更密、创新能力更强、创新环境更优,创新的安徽标识度越来越高、吸引力越来越强。今天的安徽,创新之变前所未有,科技创新筑势赋能,新兴产业异军突起,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跨上了以前可望而不可及的台阶,获得了许多过去想获得而没有获得的机遇。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变,更加凸显加快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紧迫性。应当清醒看到,虽然我省部分领域从跟跑实现并跑领跑,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但目前我省科技创新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还不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还不高。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经济强的创新安徽,必须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集聚人才,愉快创新。科技创新,人才是第一资源。强化人才强省、科技强省鲜明导向,集聚创新人才,应面向世界,汇聚一流人才,吸引高端人才,大力引进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培养从科技研发到产业转化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实施好江淮战略“帅才”、产业“英才”、青年“俊才”、制造“匠才”计划。扩容升级科技创新“攻尖”计划,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优化“揭榜挂帅”攻关机制,建设好高能级人才汇聚平台,完善平台聚才、留才、用才政策。全面落实人才政策,让科技人才安心创新、愉快创新。

  健全机制,增强动能。国家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有利于我省综合利用国家实验室、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高端创新平台,更快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国家推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有利于我省更好发挥产业承接平台功能,加速集聚人才、技术、产业、资本,更快提升制造业规模、实力和竞争优势。发挥平台创新作用,激发人才创新能力,必须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健全科技创新机制,增强体制机制引擎动能。完善评价制度等基础改革,坚持以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破四唯”“立新标”并举,健全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提升评价体系科学性、合理性、公平性,为科技创新增强更大动能、创造更大优势。

  培根育才,夯实基础。基础研究是推动原始创新、构筑科技和产业发展“高楼”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加强基础研究,需要双向持续发力。职能部门应持续清除束缚科技创新的体制性制度性障碍,稳步增加基础研究财政投入,运用税收激励等方式调动基础理论、应用基础研究积极性。在面向世界汇聚一流人才、吸引海外高端人才的同时,强化创新教育从小抓起,着力提高数理化等基础学科教育水平,着力培养更多基础研究优秀人才。广大科技工作者应弘扬科学精神、尊重创新规律,勇闯“无人区”、甘坐“冷板凳”,潜心基础研究、敢于攀登高峰,创造更多“从0到1”的原始创新。

  沿途下蛋,应用生金。科技创新,目的在应用。科技创新应始终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应坚持市场化导向,突出市场需求、产业发展、产品竞争,扩大优质科技成果供给,把科技创新势能更好地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健全前沿科技研发 “沿途下蛋”机制,实施更多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培育更多科技经理人队伍,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科技大市场。加大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示范应用和政府采购力度,助力企业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高水平建设合芜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强用好安徽科技大市场,办好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促进更多创新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快把安徽打造成为科技创新策源地、科技成果转化地、创新应用实验地、创新发展示范地。

  “欲茂其枝,必深其根”。以政策阳光普照大地、以市场雨露沐浴沃土,科技创新这个“栽树工程”,一定会在江淮大地营造出“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苗木”葱郁的创新生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经济强的创新安徽。

  加快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

胡 旭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指出,要深刻把握发展的阶段性新特征新要求,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

  锲而不舍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增强全省经济运行韧性和抵御风险冲击能力。上半年,面对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冲击,新兴产业的高成长性是稳定经济大盘的重要支撑。我省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8%和11.4%,均高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一倍以上。十大新兴产业正成为产业项目的生成源、投资增长的稳定器。上半年,我省装备制造业新签约、开工、投产项目966个,总投资额3935亿元。在当前房地产等传统投资增长极弱化背景下,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保持10%以上增幅,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新业产业项目的加快落地。

  新兴产业正处于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相互促进、螺旋上升的“风口”之上。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等产业技术升级和产品迭代周期显著加快,成长空间和前景不断拓展,产业增长爆发力也不断得到验证,使得新兴产业这一增长引擎驱动力持续增强。以新材料产业为例,作为先进制造业供应链的源头和底层,越来越显示出关键性和战略性地位。上半年,全省新材料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9.1%,产值规模占战略性新兴产业总规模比重的25.6%。

  融合发展正成为新兴产业成长壮大鲜明特征和关键路径。技术进步持续打破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概念区隔,产业融合趋势越来越凸显。一些传统能源原材料产业,随着新兴产业规模日益壮大越来越显现供应链的战略价值。新能源汽车普及,锂产品价格飙涨和技术进步助推,使得盐湖提锂产业成为重要风口。钠离子电池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加速,带动碳基材料新需求,为煤炭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机遇。半导体和新型显示等先进制造业在关键环节实现国产替代,带动化工产业精细化、高端化突破。

  不仅是产业链供应链相互嵌入、融合升级,不同产业门类深度融合趋势也在深刻改变着产业成长路径和版图。新能源汽车迎来爆发性增长,根源就在于产业融合创造了全新消费体验,动力电池的技术升级叠加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最新技术成果,使得汽车既是低碳出行工具,更成为便捷舒适的智能终端。信息技术与家电制造、生物技术与医药、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大类产业深度融合趋势方兴未艾,正在深刻重塑产业发展格局,为产业成长带来以内涵升级带动外延扩张的广阔前景。

  加快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应深刻洞悉和把握产业融合大势,以多方融合为路径,向着促进产业深度融合发力。我省“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要义和操作性正在于此。

  融合发力,首要在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相互促进、一体并进。瞄准产业融合新趋势、技术进步最前沿,谋划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立足现有产业基础找方向、找路径,把人才和技术作为最关键要素,选准突破方向,走稳壮大新兴产业之路。把握和利用好特色资源和专精特新产品在新兴产业供应链上的突出地位,以关键配套撬动产业布局,培育引进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在打造产业基地上持续取得进展。

  融合发力,更要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上全域发力,形成多极支撑格局。产业融合既是趋势、更是机遇。一城一域都应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以及相对优势,在顺应大势中谋划新兴产业培育路径、明确突破方向,聚焦有限资源实现重点突破,以新兴产业高成长性激发更大发展动力、活力。

  融合发力,须以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多点突破加快产业集聚。企业处于发展一线,直接面对产业融合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不断寻求依托资源要素和产业配套等方面优势,通过技术改造、新建产能或扩大区域布局等方式,抢抓竞争先机。主动对接企业需求,强化要素保障,支持企业扩大投资,不断生成新兴产业项目。持续推进项目落地,促进企业汇聚,加快产业集聚,以多点突破之势,加快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

  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韩小乔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坚持改革开放,坚持高质量发展。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安徽高质量发展明确方向、擘画蓝图。

  安徽因改革而变,因开放而兴。 “改革开放”,是制度的变革、观念的更新、行动的合力,是一直在路上的不懈求索。从小岗“大包干”到农村税费改革、“三变”改革、林长制改革等改革创新,从率先探索新安江跨省生态补偿机制到打造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从“开发皖江、呼应浦东”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从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建设到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落户合肥……改革开放大潮中的“安徽样本”,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生动缩影。

  一个个改革壮举背后,安徽深化改革开放、与时代同步的发展轨迹愈发清晰。两年来,安徽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组建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一批服务事项实现长三角“一网通办”。全面实施自贸试验区专项推进行动计划,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增长,高水平举办世界制造业大会。 “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实现全覆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扎实推进。 2021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13.6万户、增长8.5%,新增境内上市企业23家,创历史最好水平。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安徽实现了“内陆腹地”向“改革开放新高地”的跨越发展。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当前,安徽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统筹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碳达峰碳中和等重大战略,有利于安徽发挥优势加速前进弯道超车。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安徽经济恢复的基础不够稳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带来的影响比较明显。制度型开放滞后,高能级开放平台较少。有的干部思想不解放、思路打不开,改革开放的动作少步子慢。区域竞争慢进是退、不进更是退,必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闯关破障、一往无前。

  解放思想不止步。回顾历史进程,改革与开放往往并蒂而生,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相互激荡,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互促进。思想上率先破冰,行动上才能突围。强化创新意识、开放思维,突破惯性计划思维和“官本位”思想桎梏,更好适应新阶段新要求。增强思维活跃度,提升科学决断力,弘扬敢为人先优良传统,涉深水、闯险滩、啃硬骨头,以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瓶颈,以扩大开放塑造合作竞争优势,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深化改革迎着问题上。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改革的动因。全面深入调查研究,弄清问题表现及原因,谋定而后动,才能避免改革着力点出现偏差、贻误时机。牵住“牛鼻子”,分清轻重缓急、辨别主次难易,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走深走实。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关键在于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既要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用工业互联网思维改造优化政府工作流程,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推动公共服务提质增效,又要强化市场导向,发挥“亩均论英雄”改革牵引作用,构建多层次金融支持服务实体经济体系,常态化推进营商环境对标沪苏浙,加强数据要素市场培育,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坚持刀刃向内、勇于自我革命,破字当头、迎难而上,补短板、强弱项,推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社会活力竞相迸发,推动改革开放蹄疾步稳。

  全面开放向着未来看。开放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历史证明,胸怀越广,眼光越远,发展空间就越大。作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内陆地区,安徽因开放争得“先手棋”。新发展阶段,要以面向未来的大视野、大气魄,推动更高水平开放,赢得更大主动权。面对新趋势,善于应时而动、顺势而为。以大通道牵引大开放,积极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发挥合肥中欧班列国际物流通道作用,增强全球供应链韧性,提高对外贸易水平。以大平台形成强支撑,提升世界制造业大会影响力,办好“天下徽商”圆桌会,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打通走出去“高速路”,织密引进来“合作网”。以新标杆打造新优势,对标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大力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深化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合作。着眼全局、服务大局、探索新局,坚持内外联动、量质并重、统筹规划,在开放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扩大“朋友圈”,更深层次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合作、高效配置全球要素资源,在世界经济大潮中乘风破浪。

  改革开放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新征程,只争朝夕、砥砺前行,坚持改革开放、坚持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经济强、格局新、环境优、活力足、百姓富的现代化美好安徽。

  加快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

刘 振

  安徽以 “三山三江二湖”而闻名。守护好山好水,不仅关系当下百姓福祉,也是为长远计、为子孙谋。

  2020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马鞍山市考察时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把生态保护好,把生态优势发挥出来,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两年来,安徽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推动经济形态变“绿”、发展质量变“高”。以更高站位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实施“五大森林行动”。探索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长制度,进一步筑牢生态环境“人民防线”。开展新一轮 “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加快建设环境优的美丽安徽。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如今的江淮大地,蓝天多了、雾霾少了,清水绿岸多了、黑臭水体少了。监测显示,2021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34.9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84.6%,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83.5%,均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重点流域生物多样性加快恢复,长江再现野生江豚群嬉自然景观。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表明,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而是相辅相成的必答题。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既守住了“绿水青山”,也收获了“金山银山”。

  “十四五”时期,我省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必须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地位。摒弃短视政绩观,不为一时困难所扰、不为短期增长所动、不为眼前利益所惑,始终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不动摇、不松劲,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精准治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空气质量、长江生态保护、环境风险等,是群众关注的生态环境焦点问题。围绕重点领域、焦点问题,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能“大呼隆”“一刀切”,必须精准治理、科学治理。紧盯空气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分区施策、加强污染协同控制,强化分区分时分类差异化和精细化协同管控。突出抓好长江治污、治岸、治渔,迭代升级“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实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打好巢湖综合治理攻坚战。严密防控环境风险,健全重点风险源评估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精准施策,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创新治理,构建碳排放 “一张图”。落实“双碳”目标,经济社会发展迎来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必须以综合性改革创新应对。去年,我省在全国率先推出 “碳指数”服务,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节能降碳在线“诊断”。浦发银行合肥分行与苏州分行联合落地全国首笔碳中和挂钩贷款,企业融资成本随着碳减排量上升而下降。加快推进能源领域改革,因地制宜制定碳达峰路线图。完善财税、价格、投资、金融政策,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相关工作,探索建立体现碳汇价值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构建全省碳排放“一张图”。

  转型治理,提升产业发展“含绿量”。让产业变“绿”、让“绿”变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所在。以减污降碳与经济增长相融合为核心,持续培育壮大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加快采用节能低碳环保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和污染企业,促进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加速产业高端化发展、绿色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提升产业“含绿量”。趁着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良好势头,力争在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培育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产业,提升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协同治理,下好生态文明“一盘棋”。空气流动性强,大气污染治理靠一个地方单打独斗不行,要区域联动、协同作战、形成合力。大江大河跨省贯通,下游治理,上游污染也不行。地缘相近、山水相连,长三角生态环境治理必须同下“一盘棋”。在接续开展三轮试点基础上,我省与浙江共同谋划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试验区,努力把新安江流域打造成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新样板、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新典范。协同实施区域共保联治,坚持共建共享,聚焦生态环境保护区域性、跨界性重难点问题,健全区域协作机制,强化高效协同,完善一体化体制机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走向“长治”。

  绿色发展是长远之策、不是权宜之计,必须咬定青山不放松,风雨无阻向前行。站在新起点,更要坚持绿色发展战略定力,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限,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江淮美好家园。

责任编辑:王亚东

版权所有: 拂晓新闻网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