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3900087   广告热线:3900838
本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7—3909502   举报邮箱:zgfxnews@163.com
,欢迎访问拂晓新闻网
拂晓新闻网  > 深度报道  > 正文

让乡村孩子认识脚下的土地

——埇桥区曹村镇中心学校组织学生探访家乡“瑰宝”
2024-02-26 16:09来源:拂晓新闻网--拂晓报作者:

乡土教育,让孩子接地气养根系。连日来,埇桥区曹村镇中心学校充分利用本地教育资源,组织全镇各中小学开展“我爱家乡”系列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探访家乡风景名胜、文化遗迹、非遗文化和红色教育基地等,让学生们认识脚下的土地,热爱家乡、歌颂家乡,树立自信心、增强自豪感,立志为建设美丽家乡作出贡献。

小山口小学学生寻访“千年古村落”小山口村。

探访古迹奇观 歌颂家乡美丽

曹村镇是埇桥区文物保护单位较多的镇之一,古迹奇观都非常多。其中古台寺遗址和小山口遗址,都是被国务院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山口小学依傍在小山口遗址,这对小山口小学来说是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日前,小山口小学组织学生到该地参观学习,探寻八千年前文明。站在遗址石碑前和“倒流河”畔,同学们聆听历史的声音,了解脚下埋藏着的祖先曾经生活的点点滴滴。

曹村镇秦山林场,总面积6000亩。山上长满了天然次生林和松树,树木茂密,郁郁葱葱,是一处天然氧吧。山窝里的秦山寺三进院落,台阶式的宫式建筑一直通至山腰,气势恢宏,环境幽雅。日前,附近前旺小学的同学们探访到此,看着优美的家乡风景,听着生动的历史故事,怎能不为自己的家乡感到自豪?“没想到家乡还有这么美丽的风景。”镇前旺小学六(1)班学生许诺激动地说,“我要为家乡代言,回去以后一定要把今天的活动写出来,把家乡的名胜记录下来并让更多的人知道,让大家都来我们这里参观游玩。”

在曹村镇三环村西有一条古驿道,驿道之南有一座三孔桥。奇怪的是,桥的中心石墩上,竟然长着一棵参天枫杨古树。古树与三孔桥相依共生,形成了“树驮桥、桥驮树”的奇特景观,成为宿州一绝,已有近300年的历史。左洼小学就坐落在这一奇观附近。左洼小学以“我为家乡代言”为主题开展了一次行知实践活动——参观“树驮桥 桥驮树”风景奇观。通过讲解员的讲解,同学们对“树驮桥、桥驮树”的景观感触颇深。“这棵枫杨树与石桥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物理上的支撑与依托,更是一种荣辱与共、相依为命的关系,是一种超越物种、超越时间的深厚情感。”左洼小学四年级学生李雨佳说,“我们要像‘树驮桥、桥驮树’那样,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探访闵子骞祠 争做孝心少年

闵子骞是孔子七十二贤徒之一。埇桥区曹村镇是千古孝贤闵子骞的故里。闵子祠堂,坐落在曹村镇闵祠村。

闵贤小学坐落在闵贤村,有着深厚的孝文化积淀。闵贤小学将“找准孝德文化小切口,做好立德树人大文章”定为创建孝文化特色校园基本思路。通过多年打造,现在的校园孝文化氛围非常浓厚。“二十四孝”文化墙相继建成,教学楼后的小池塘改造成了孝文化氛围浓郁的孝心园。主题雕塑《芦衣顺母》,栩栩如生;诗歌《鞭打芦花》将千年之前的故事娓娓道来;枝根相连的两棵垂柳被命名为“兄友弟恭”;《弟子规》《三字经》《孝经》等经典篇章在校园的墙壁、宣传栏等地随处可见,让学生在校园各个角落都能受到孝文化的熏陶。

闵贤小学学生到闵子骞祠堂参观学习。

日前,闵贤小学组织学生来到闵子骞祠堂参观学习。该祠堂的守门人闵凡宝老人是闵子骞第74代孙,他向学生们讲解了闵子骞的孝道故事和闵子祠堂衍生出的孝文化。闵贤小学六年级学生武婉盈激动地说:“我们要向闵子骞学习,把孝道文化传承下去。”

“孝贤故里的孩子人人都应该会讲孝贤闵子骞的故事,这是教育,也是传承。这样的活动相信孩子们会终生难忘。”闵贤小学负责人说。

探访非遗文化 传承传统技艺

曹村镇寺后村有“葫芦烙画”非遗文化创意园。葫芦烙画是艺术家在葫芦上作画的古老民间技艺,是埇桥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坐落在寺后村的寺后小学积极开展“探访葫芦秘密,体味非遗文化”主题活动,沉浸式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经过寺后村传统葫芦雕刻技艺传承人曹光远的介绍,同学们认识了葫芦的种类有亚腰葫芦、扁圆葫芦、长柄葫芦等,了解到葫芦的制作过程——去皮、晾晒、打磨、雕刻、绘画等步骤,葫芦的加工工艺有火画葫芦、扎葫芦、雕刻葫芦等。同时,也体会了葫芦烙画的博大精深和非遗技艺的精巧绝伦,知道了小小的葫芦象征富贵吉祥,代表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深刻感受到家乡葫芦文化的独特魅力。

寺后小学学生走进寺后村“葫芦烙画”非遗文化创意园。

“‘葫芦虽小藏天地,伴我云云万里身’。今天我真正见识到了葫芦里的天地是什么样子的,更深刻地了解到古诗里的意境。”寺后小学五年级学生吴紫涵说。该校六年级学生董明轩说:“我觉得我们寺后村的葫芦烙画真是太棒了,这里的每一件作品技艺都是那么精湛。”

“葫芦雕刻技艺传承人曹光远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不正是我们现在大力倡导的工匠精神吗?这不仅仅是一次近距离了解非遗文化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在同学们的心中播下了‘工匠精神’的种子。”寺后小学大队辅导员张珊珊表示,“非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传承和创新将会是一条漫漫长途。我们将不断扩大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广度和深度,让同学们身边的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弘扬中创新。”

探访红色足迹 继承先烈精神

曹村镇桃山村是一块红色土地,也是抗日传奇英雄孙象涵出生和战斗过的地方……

新年伊始,坐落在该村的桃山小学组织学生再次来到桃山村红色教育基地,先后参观了桃山村革命纪念馆和革命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场所,追寻革命前辈走过的足迹。在一张张发黄的照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行行激昂的文字中,同学们仿佛回到了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深刻地感悟到了革命道路的艰辛。

桃山小学学生参观桃山红色教育基地。

丰碑寂寂凝风骨,青山郁郁寄哀思。此次红色教育基地探访活动,既是对革命先烈的深情告慰,也是一次精神的涤荡洗礼。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沿着他们的足迹,坚定理想信念,不忘报国之志,砥砺奋勇前行。“我们要继承先烈遗志,以坚强的意志、振奋的精神、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桃山小学学生在烈士墓前集体宣誓。

“我们相信,当同学们领略了家乡之美,熟悉了脚下的土地,体验到在这样一片热土上成长的幸福,将会进一步砥砺品格、刻苦学习、增长本领,更好地为家乡、为祖国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曹村中心学校校长王军说。文/图 屈海波 路荣


责任编辑:丁曼

版权所有: 拂晓新闻网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