埇桥区破解发展难题壮大民营经济
拂晓新闻网--拂晓报讯 埇桥区以发展民营经济为抓手,多措并举,增强民营企业对政策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促进经济保持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发展态势。截至2022年底,全区共有私营企业4.6万余家,万人拥有私营企业262家;个体工商户12.4万余户,万人拥有个体工商户704户,比往年增幅明显。
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能。营商环境是生产力和竞争力,哪里营商环境好,资金就往哪里流、项目就在哪里建、人才就往哪里走。埇桥区结合工业经济发展实际,围绕市场开拓、科技创新、金融支持、人才引进等方面,精准提供政策支持,做大做强实体经济。针对企业反馈的问题,坚持顶格协调、顶格推进,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困难。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坚持以服务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优化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企业和群众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持续深化“一改两为”,落实为企服务常态化。落实常态化包保机制,各镇街、园区和区直单位明确包保责任人,与企业建立经常性联系,“一对一”服务帮扶,定期走访,核准核实信息,了解生产经营状况,宣传解读支持政策,倾听企业意见建议,实时收集企业项目诉求,帮助解决融资、用工等生产发展要素问题。加强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树立重商、亲商、爱商、护商意识。坚持把企业当自己人,把企业的事当自己的事,加强政企对接,积极搭建平台,组织开展企业家接待日、政企座谈会、政银企对接会、要素对接会等活动,常态助企纾困解难。畅通拓展政商沟通渠道,保持良性沟通,建立园区企业家座谈会工作机制,区政府负责同志定期入园进企,面对面倾听企业意见建议,持续解决企业群众“急难愁盼”的突出问题,让企业感受到问题有人管、意见有人听、利益有人护,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民营经济发展良好氛围。
强化政策支持,助企增动能。持续贯彻落实外贸发展政策,加快资金初审及兑现时效,帮助企业用好用足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缓解企业资金压力。瞄准企业发展所需,围绕减税降费、用电用气、融资支持、稳岗扩岗等方面,出台系列“保”市场主体的政策举措,持续抓好政策宣传落实,帮助企业降本增效、降压减负。不断完善惠企政策兑付事前精准推送机制,拿出让民营企业家“可感受”的财政政策干货,推进实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实时兑现,确保政策红利精准惠及各类市场主体,让企业感受到政府的“温度”和政策的“厚度”。推行“综合查一次”改革,在安全、环保、质检等方面减少随意检查、多头检查,做到无事不扰,推动执法方式由“刚性管制”向“刚柔并济”转变,让执法既有力度、更有温度。在招商引资、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方面,坚持低门槛入驻、轻资产发展,让企业有更多流动资金搞发展。
加强金融服务,缓解融资难题。细化工作举措,引导开展金融产品创新。一方面鼓励金融机构细化评价指标,从多渠道、多角度对不同企业进行全方位支持,按照充分把握“五个一”(围绕一个目标、搭建一个平台、形成一个机制、创新一批产品、出台一套政策)原则,建立政银企常态化对接工作机制,按企业类型摸排融资需求,推荐给不同的金融机构;另一方面,组织金融机构和担保公司深入各园区、各企业,实地查看企业经营情况,了解资金需求,研究制订“园区贷”等一系列金融产品,为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融资新渠道。推动金融资本投入中小微企业,逐步构建完善中小型民营企业投资增信的支持系统和政策落实机制。(李岩 王跃)
责任编辑:王亚东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为了老兵的心愿 04-27
-
2杨军暗访督导安全生产工作 04-21
-
3王启荣实地调研小麦赤霉病防治、特色农业等工作 04-21
-
4党员干部要修好调查研究这一基本功 04-21
-
5砀山县举行生命健康产业招商推介座谈会 04-20
-
6杨军调研小麦赤霉病防治和农村净水攻坚工作 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