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回家的行囊装满“年味”
春节来临,宿州火车站进入一年中最热闹、最繁忙的时刻。行色匆匆的人群,背着装满“年味”的行囊,承载着归家人对“年”的期待。
24岁的陈海峰毕业后在兰州工作。腊月二十八上午10时左右,陈海峰回到阔别的家乡。“因为疫情原因,去年就没回家。虽说自己年龄不大,但一个人在外面还是挺想家的。”陈海峰说,“想到马上就能看到家人,心情非常激动,在火车上都没睡着觉。”
陈海峰打开背包,向记者展示给家人带的特产。“这是妈妈爱吃的湿黑瓜子,这是爷爷奶奶的八宝茶,这是给家里亲戚带的新鲜百合。给朋友们买的小吃都提前用快递寄回来了。”这是陈海峰毕业后第一次回家过年,他告诉记者,“工作后,爸爸特别为我骄傲,给他发一两百块钱的红包都很开心。今天他早早过来到车站接我,中午一家人去吃火锅,希望新的一年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在外打工的张宇买给儿子的礼物也很有“爱”。从哈尔滨回来,一个行李箱和一个小推车就是他的随身物品,在小推车上最显眼的是两个遥控汽车。“家里两个孩子,一个7岁、一个4岁,一直吵着想要玩具汽车,我就买了两个。其他行李都寄回家了,就这两个玩具车故意没寄,直接带回家,孩子们见到才会更惊喜。”张宇说,自己在外做装修工近10年了,一年才回家两三次,大部分时间都是妻子一个人照看小孩,连打扮的时间都没有,这次他特地花了1000多块钱为妻子买了一套护肤品。“我不在家时,希望她能好好照顾自己”。
张艳、晏玲夫妇家住灵璧,女儿大学毕业后在南昌安了家。“闺女两三年没回家了,小外孙才1岁多不方便回来,心里想得慌。为了一家人能在一起过个团圆年,我俩去南昌,陪女儿过年。”
夫妻俩的行李箱里,装满了“家乡味儿”。牛肉、粉丝、香油……“这些都是咱们这儿的特产,女儿从小就特别喜欢吃我做的酱牛肉,这两只鸡是自己家养的,洗好、剁好,为年夜饭必做的小鸡烧蘑菇备好材料。”晏玲从拎包里拿出用塑料袋包裹好的一袋袋食物,这是她早就想好了的年夜饭菜品。
年要来了,火车站里满是天南海北等待归家的人。一件件装满“年味”的行囊,既装满了亲情,也装满了思念…… 记者 赵苗苗
责任编辑:丁曼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新 春 贺 词 01-21
-
2杨军看望慰问坚守岗位的一线干部职工 01-21
-
3王启荣许广斌看望慰问在岗干部职工 01-21
-
4市政府召开第26次常务会议 01-18
-
5宿州市出台“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 01-18
-
6市政协党组暨机关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召开 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