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这样干!
接访群众,变“解释原因”为“解决问题”;接听热线,变“久拖不决”为“宿事速办”;接待企业,变“一个问题”为“一类问题”;接见客商,变“坐等靠要”为“双招双引”……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全省“一改两为五做到”会议精神,扎实开展“四接活动”,即接访群众、接听热线、接待企业、接见客商,不断改进作风,坚持“宿事速办”,真正为群众办实事、为企业优环境。
接访群众 ,变“解释原因”为“解决问题”
定点接访。市委市政府每月至少安排一位市长或副市长在信访接待中心接待来访群众,提前3天进行公示,告知群众接待领导、接访主题、接访地点和时间等信息,并提前登记预约信访群众。接访期间,不回避矛盾、不推脱责任,变间接沟通为直接对话,变单一接访为公开接访,变解释原因为解决问题。
带案下访。为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推进信访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市委市政府负责同志或分管负责同志每月开展一次带案下访,认真听取信访人诉求和意见,坚持做到“三个不放过”,即问题不查清楚不放过、处理不到位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当地。
随机回访。对接访案件开展“回头看”。落实“党建+信访”“清单+闭环”“倒查+问责”“专项整治+系统治理”等四项机制,坚持依法依规,兼顾法理情理,做到群众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的解释疏导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切实经得起历史检验和社会评价。
接听热线,变“久拖不决”为“宿事速办”
提前发布公告。每月至少确定一名市委市政府负责同志、接听单位到“宿事速办”12345便民服务热线中心现场接听群众来电、处理群众诉求。通过政府网站、微信等媒体至少提前一周向社会发布热线接听公告,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反映问题,要求相关部门梳理涉及接听领域问题,做好接听准备。
现场接听热线。市委市政府负责同志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现场接听群众来电,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属情况清楚、政策明确的,接听领导当场答复;能协调解决的,可通过三方通话等形式协调解决;需调查处理的,提出明确处理意见后,由热线督查中心转相关部门处理,并将办理情况在3个工作日内向诉求人反馈,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民生大事”“关键小事”。
全程跟踪督办。在处理群众诉求过程中,要求职能部门及时反馈处理过程和结果,并上传相关图片资料到平台,强化督办效果。对于已经处理完毕的工单及时进行回访,听取群众对诉求情况的办理意见,确保热线“打得进”“接得通”“办得好”,持续擦亮“宿事速办”服务品牌。平台正式上线以来,已累计受理群众诉求33.41万件,按期办结率达98.86%,抽样回访满意度达到98.56%。
接待企业,变“一个问题”为“一类问题”
举办“企业家沙龙下午茶”。制定出台“宿事速办”提速提质提效专项行动方案,常态化举办“企业家沙龙下午茶”活动,接续推出“你融我帮”“你创我帮”“你商我帮”等10场活动,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全程参与、直达企业难处。对企业提出的问题诉求,不说“不能办”、只说“如何办”,同时认真梳理、研究吸纳,制定清单、闭环管理,切实做好企业的“娘家人”,当好无事不扰、有呼必应的“店小二”。活动开展以来,参与企业104家,受理问题诉求171项,办结108项。
设置“企业家接待日”。从2022年3月开始,我市将每月8号设为“企业家接待日”,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或分管负责同志现场倾听企业家反映诉求,了解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拿出真招实招解决企业诉求。以有诺必行、有求必应的态度,不断提升亲商重企的“高度”、延展政策惠企的“深度”、加快政务便企的“速度”、加大纪法护企的“力度”,形成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心全意为企业的发展合力。目前,已经举办3期活动,接待企业53家,受理诉求79项,已办结15项。
开展“访万企解难题”。市委市政府负责同志和分管负责同志每月深入企业走访调研,认真倾听企业反映的每一个问题和诉求,与当地相关负责同志现场办公,研究提出解决办法,既解当前之难,又谋长远之策,推动由解决“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转变,及时补上涉企政策、服务、营商环境短板。要求对企业的现实诉求进行分类梳理、建立台账,全程跟踪问效、闭环推动解决,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截至目前,市、县两级领导参与走访174人,收集企业问题诉求1247个,办结1082个。
接见客商,变“坐等靠要”为“双招双引”
主动“走出去”。每月市委市政府负责同志或分管负责同志至少开展一次外出招商,成立驻点招商小分队和产业招商小分队,主动走出去招商。第一季度,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会见客商59批次、223人次;各县区、园区及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外出招商(包含线上)99次,洽谈项目125个,其中31家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外出招商54次,洽谈项目64个。
热情“请进来”。利用驻点招商小分队集中开展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的项目对接和宣传推介活动。积极邀请有合作意向的客商到宿州考察投资环境,让更多客商了解宿州发展优势和潜力。在前期洽谈联络基础上,对进入实质阶段的重点项目,实行“一对一”跟踪推进、“面对面”协调服务,确保项目早签约、早落地。各招商小分队反馈项目信息共204条,其中在谈项目156个,拟投资规模823亿元;签约项目48个,拟投资规模70.7亿元。
随时“云对接”。适应疫情防控要求,我市把“双招双引”各项活动搬到网上谈、网上办,采取网上直播、现场录制、远程会议等方式进行。对接各方在“云端”展示发展成果、发布合作需求、互动交流接洽、促成项目签约,利用信息化技术打破地域空间限制,通过互联网链接世界,最大限度减少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第一季度,各县区、园区开展线上洽谈110次,已经签约项目11个,已达成合作意向的有36个。 记者 陈成光
责任编辑:丁曼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
-
2
-
3树立远大理想 练就过硬本领 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06-02
-
4公共文化服务为市民幸福“加码” 06-02
-
5张桃林一行来宿调研指导小麦机收工作 06-01
-
6杨军“六一”前夕看望慰问少年儿童 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