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清明)梨花风起正清明
□耿艳菊
散步时,用手机听刘珂矣的歌。到《风筝误》时,鸟鸣声里,乐调婉转,她款款而唱:梨花树下卷丝轮,随风纷纷。谁裁木鹊一缕魂,落别村。风影无心惊扰了,对棋人……
听着走着,慢慢地来到了公园里的梨花林边,被眼前的一幕惊住了——梨花似雪,一树一树竞相开,太美啦。
音乐还在唱着:风筝误,误了梨花花又开。
误了梨花,梨花又开。我想起古人关于梨花的一些诗句来。
梨花白雪香。雪作肌肤玉作容。桃花人面各相红,不及天然玉作容。总向风尘尘莫染。
梨花本性天然清明,玉为容貌,雪作肌肤。风尘不染。它在古人的诗句里盛开,穿过多少岁月的尘埃,在今人的世界里依旧纯净如雪开。
还有那句: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清明,除了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外,还是出游踏青的好时节。暂且抛开俗世烦扰、城里窄小空间的滞闷。到郊外,天宽地广,芳草绵绵,气清舒旷。而这时,薰风吹来,梨花淡淡香。
此时,人的心,清如水,明如镜。像一朵尘埃不染的雪白梨花。
天清地明,心底敞亮。
小时候,生活在乡村,村外田野除了人家青青的麦田,还有一处梨花园。我们去上学要经过村外的田野到另一个村庄的学校。梨花开时,我们爱到梨花园里疯玩一阵再去。梨花园与我们上学时要走的田间小路隔着一户人家的麦田。我们不想绕过去,就直接从那麦田里,呼啦啦穿过。
那户人家其实挺可怜的,只有一对父子相依为命。父亲是一个慈祥温厚的人。儿子忠厚老实,家又贫,三十多岁还没娶亲。可小孩子哪管这些,从青青的麦田里蹚过,心心念念的是那雪白的梨花。
有两次,正好被那户人家的父亲看到了,我们怕得不行,飞快跑着。他并没有凶着脸训斥我们,而是笑着,很慈爱地说,慢点跑,别摔着了啊。
有一年春天,这样一个慈爱的老人却突然走了,成了麦田里的一小丘黄土。我们去上学,路过他家的麦田,并不害怕,竟有些淡淡的伤感。梨花园去的少了。
听大人们讲起,老人的走不过是一场误会,却可惜了一个好人。原来是有人给他的儿子说了一门亲事,为了凑钱,他就带着儿子去镇上干活。不曾想,主家丢了东西,硬认为是他们父子所为。为此,羞辱了他们。老人为人温厚,性子却刚烈,一气之下,病了。没多久,竟撒开手走了。
后来真相大白,原是主家不成器的孩子偷拿了去,换了零花钱。
那时,老人的儿子已离开故乡,到他乡讨生活了。凭着一腔正直踏实,他慢慢在外面站稳了脚跟,成了家,立了业。
他每年都会回来一趟,在清明的时候,到他父亲的黄土跟前,磕几个头,说一会儿话。
他知道真相的那一天,趴在父亲的黄土上哭了很久。不知何时有几瓣梨花飘飘洒洒,落在了他面前。他本来想着一定要为父亲讨个说法的。那一刻,他突然想开了。
邻人们劝,就这样算了?他说,我父亲一生像梨花一样雪白干净,天和地都看得清明。
那冤枉人的主家最终受不了良心的谴责,有一年清明节,备了厚礼,到老人的黄土前,郑重地道了歉。
这已不重要了。
误了梨花,梨花还是会尘埃不染,依旧清清明明地一年一年地开。
责任编辑:王亚东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王启荣调研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 04-03
-
2宿州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扩大)会议召开 04-03
-
3
-
4
-
5宿州市财政局紧急拨付防疫资金300万元 04-02
-
6今年第一季度“宿州好人”评选揭晓 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