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新农人”】大棚草莓种出“莓”好生活
初冬时节,寒意袭人,而在埇桥区栏杆镇小集村的草莓大棚内却是温暖如春。走进大棚,只见一颗颗鲜红的草莓从绿叶中探出头来,工人们拎着篮子,不停地俯身采摘,忙得不亦乐乎。
“这是我们今年尝试种植的新品种——宁玉草莓。现在第一茬草莓已经上市,采摘期能一直持续到明年4月。这个品种个头较大,色泽亮丽,香气浓,口感好,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草莓种植基地负责人王友安说。
“与其他品种相比,宁玉草莓抗病能力强,产量比较高,平均亩产约8000斤。”王友安告诉记者,基地全面采用绿色、无公害栽培模式,进行优质草莓培苗培育,保证产出的草莓品质好、口感纯正。今年草莓长势喜人,收购价格也好于常年,这让他感到十分高兴。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2019年以来,小集村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不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产业,全力做好大棚草莓种植特色产业发展的“新文章”,以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逐渐走出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如今,小集村拥有草莓大棚16个,占地面积36亩,每年销售额超30万元,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带动周边十几名留守妇女和年龄偏大人群家门口就近就业,大棚草莓产业也成为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径。
“大棚草莓种植让村民鼓起了‘钱袋子’,生活越来越‘莓’,日子越过越红火。”小集村党总支书记张影表示,接下来,村里将继续扩大大棚草莓种植规模,不断尝试种植新品种,拓宽销售渠道,带动更多群众就地就业,为乡村振兴增添动力。(张士翔 韩伟)
责任编辑:丁曼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夯实“三农”工作“压舱石”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01-03
-
2
-
3市医保局:提高服务效能 擦亮暖心品牌 01-03
-
4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12-31
-
5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幕 12-31
-
6杨军参加泗县代表团审议 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