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3900087   广告热线:3900838
本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7—3909502   举报邮箱:zgfxnews@163.com
,欢迎访问拂晓新闻网
拂晓新闻网  > 汴水流韵  > 正文

生命的礼物

2024-06-04 10:50来源:拂晓新闻网--拂晓报作者:

“哗哗,哗哗……”2024年5月27日傍晚,暴雨如注,人来人往的A市高铁站前广场,一名中年男子格外引人注目:没有雨具遮挡的他被淋得浑身湿透,怀里紧抱的那个蓝色箱子,却用透明雨衣裹得严严实实。

他小跑着拦下一辆出租车,打开车门,坐了进去:“师傅,去第一人民医院。麻烦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开快些!”

这名皮肤黝黑的男子名叫王磊,是一名志愿者,箱子里装的是白血病女孩小雅治疗所需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了护送这份“生命的礼物”,王磊已经四五个小时没喝水,也没有吃任何东西了。

半小时后,王磊到达医院。办好交接,医护人员便抱起箱子,快速往移植仓走去。王磊这才借来一条干毛巾,擦擦头发上的雨水,拧拧滴着水的衣服。此刻,饥肠辘辘的他最想做的事,就是去吃一碗热腾腾的牛肉面。不过,由于小雅妈想托他给捐献者捎一封感谢信,王磊没有马上离开医院。

看着眼前这位面容憔悴、眼神忧郁的女人,王磊心里有些唏嘘,如果不是提前知道一些信息,很难将她与“30岁左右”联系起来。

女人告诉王磊,小雅生病前,自己和丈夫都在外打工,孩子跟着爷爷奶奶在农村老家生活。小雅非常懂事,每次通电话都会说:“妈妈放心,我会听爷爷奶奶的话。”“我给妈妈留了好吃的,藏在枕头底下!”听着孩子甜甜的声音,她觉得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然而,平静幸福的日子突然被打破了。有一天,小雅的老师打来电话,说孩子最近状态不太好,经常没精打采,有时还会说腿疼。小雅妈很担心,一刻也坐不住,就从厂里请了假,匆匆赶回老家,带孩子去检查。县医院的检查结果很快出来了,医生说:“不太好,赶紧去省城大医院吧!”

小雅妈的心“咯噔”一下,人像突然掉进了冰窟窿一般。她忍住哭声给丈夫打去电话,小雅爸也以最快的速度赶了回来,夫妻俩把孩子带到省城,检查结果犹如晴天霹雳——白血病!

一瞬间,天塌了!世界黑暗了!孩子只有6岁,怎么能得这样的重病啊!两人觉得浑身筋骨都被抽了去,一下子瘫坐在地上,悲伤到不能呼吸。良久,才互相搀扶着爬起来,回租住的宾馆。他们抹干眼泪,故作轻松地告诉孩子:“宝宝的身体出了点小状况,要在医院住几天,打针时不许哭喔,很快就能好的……”还没说完,小雅妈的眼泪又止不住流了下来。

“没事的,妈妈不哭,我会好好地吃药打针,我要快点回去和小伙伴玩!”孩子纯真的话语,让她的心如刀剜了一般。

随后的日子漫长而煎熬。家中本就不多的积蓄很快花光,亲戚朋友能借的也都借了一遍,可孩子的病,还是看不到个尽头:夫妻二人与小雅做的造血干细胞配型,结果都不尽如人意,只能在骨髓库等待合适的配型。

然而,造血干细胞配型谈何容易?亲爸亲妈都没配上,在无血缘关系的人群中寻找到配型相合的供体,其概率在万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一之间。这无异于大海捞针!配型的希望如一烛微弱的小火苗,摇摇欲坠,却又烧得夫妻二人心焦。

为了延续小雅的生命,医生给她做了化疗。在药物的副作用下,小雅黑亮的长头发逐渐脱光,不能扎漂亮的小辫子了,小雅妈买了顶粉色帽子给她戴上,告诉她:“只要配合医生,头发很快能重新长出来。”小雅忽闪着眼睛,懵懂地点了点头:“等头发长出来,我能去海边捡贝壳吗?能去动物园看熊吗?能去北京吃烤鸭吗?”

孩子在病房里关得太久,太想出门了。小雅妈嘴上连声答应着,心里却在滴血,她清楚地知道,如果找不到配型,做不了造血干细胞移植,哪儿还有未来?她在心里一遍又一遍祈祷,希望上天能对孩子慷慨一些,赐给孩子一份“生命的礼物”,期待匹配的骨髓快点出现。

转机终于来了!半年后,医生那边传来喜讯——一名志愿者造血干细胞与小雅初次配型相合,并且表示愿意捐献!

“太好啦!孩子有救啦!”小雅妈激动地跳了起来。激动之余,她又忧心忡忡:志愿者的家人会同意捐献吗?万一志愿者反悔,或者身体条件不允许,该咋办……

令人振奋的是,中华骨髓库很快又传来好消息:志愿者的各项指标符合捐献条件,其家人对其捐献行为非常支持!可以准备移植!

小雅不懂得什么是骨髓移植,只知道自己很快就能捡贝壳能看熊了,她嘴角扬起,苍白的小脸上有了一丝笑意,同时心里也产生了一个新的期待:希望将来某一天,能和这位救她的大哥哥见上一面,亲口说声“谢谢”!

一周后,小雅被推进了移植仓等待移植。进仓前,她冲妈妈笑笑,虚弱地举起右手,比了一个“胜利”的手势。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王磊,接到了护送造血干细胞的任务。依据中华骨髓库的双盲原则,造血干细胞的捐献者与受助者是不能直接联系或见面的,这就需要护送员在他们之间架起生命的桥梁。

那天早上,明媚的阳光透过落地窗照进王磊家的客厅,他往自己背包里放了一件崭新的雨衣。因为天气预报显示,小雅所在的A市可能会有暴雨。

在B市医院,王磊见到了捐献者,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小伙子脸色凝重,手指正不停地搓着衣角。王磊一看就明白,他是太紧张了。

“小兄弟,放松点,采集的过程和我们平时献血差不多。如果觉得身上麻,就说出来,医生会给补充钙剂。”王磊轻声告诉小伙子,自己也是一名捐献者,对流程很熟悉,一般4个小时左右采集就能结束。拔下针管后,什么不适都没有了。

小伙子明显受到了鼓励,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在接下来的采集时间里,王磊一直陪在他身边,给他按摩腿部,并分享自己第一次采集干细胞时的感受。

谈及第一次捐献,王磊说,当时的护送员从受助者那里给他捎来了一封信,令他终生难忘的是,信中有这样一段话:“亲爱的朋友,虽然素未谋面,但我们就要成为血脉相连的亲人了,您的爱心之举,让我看到了生命之光!感谢有您!”

受助者的千恩万谢让王磊很受触动,原来,在和平年代,普通人也可以成为别人眼中的英雄!那次捐献经历,让王磊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变化。他自此恶补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知识,并开始到广场、公园、高校等场所,宣讲自己的捐献经历,呼吁18至45周岁的热血青年加入中华骨髓库,给挣扎在黑暗中的那些人送去生命之光。因为这些大爱之举,不久后,王磊被评为“安徽好人”。

2023年2月,王磊在向中华骨髓库安徽分库提出申请后,很快被批准为造血干细胞护送员。文章开头的场景,便是他第三次在护送“生命的礼物”。

采集完成后,王磊立刻奔赴小雅所在的A市。一路上,他把那个蓝色箱子紧紧抱在怀里,小心翼翼地看护着,直至顺利移交给医护人员。

当晚,拿到小雅妈捎给捐献者的感谢信后,王磊又给她讲了几个通过骨髓移植治愈的白血病病例,看着小雅妈眼睛里升起的光亮,才起身告辞出去找牛肉面。

彼时雨已经停了,医院大门外,一丛月季正在盛开,艳红的花瓣上雨珠团团,在路灯下散发着水晶般的光芒,清新的空气中弥漫着醉人的花香。王磊撩了撩依然湿漉漉的T恤,深吸了一口气,笑了。他似乎看到,在这份“生命的礼物”加持下,小雅的未来如这花朵般绚烂耀眼……

安然

版权所有: 拂晓新闻网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