埇桥区着力破解制造业“卡脖子”瓶颈
拂晓新闻网--拂晓报讯 埇桥区聚焦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要素供给,突破制造业“卡脖子”困境,全力以赴激活制造业新动能。2022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641.6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累计增长5.8%,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9家,规上工业企业达到406家。
补短板,发力科技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新建各类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企业产品质量与核心竞争力。目前,全区现有高新技术企业19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9家,获批省科技重大专项3项。加强产学研对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引进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全区80%的高新技术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目前,已建有院士工作站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众创空间3家。
促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实施制造业产品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开展质量标杆和领先示范活动,培育、创建一批质量管理优秀企业和名标名品,提升企业产品知名度。截至目前,全区共有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7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2家、高新技术企业19家。推进信息化在工业设计、产品构成、生产过程控制、智能制造、经营管理决策等各个层面的融合,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提高制造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今年以来,该区共组织70家重点企业参加中国两化融合服务平台安徽省分平台评估,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总指数达到75分,上报两化融合优秀企业25家以上。
强保障,完善要素供给。每年安排5000万元制造强区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制造业项目落地、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品牌创建、上市融资、经济运行调度等。2022年,共组织企业申报制造强省建设资金和省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及制造强市等项目专项奖补资金2202.9769万元。加大工业投资力度,2022年,制造业投资增长20%,技改投资增长8%。印发《埇桥区企业上市挂牌和直接融资奖励办法》《埇桥区“政府奖补资金贷”管理办法》等为企服务政策文件,助力企业纾困解难。2022年,全区新增小微企业贷款67亿元,续贷过桥资金发放69户3.87亿元,无还本续贷业务新增5.99亿元,“税融通”新发放12.87亿元,新发放“4321”新型政银担贷款8.27亿元。全区新增市场主体2万余家,民营经济活力不断增强。 (邵林)
责任编辑:丁曼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杭州市—宿州市结对合作帮扶工作对接会召开 05-18
-
2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主任会议召开 05-18
-
3点亮夜经济,离不开柔性管理 05-18
-
4省政协副主席马传喜率队来宿调研 05-12
-
5王启荣出席5月份“企业家接待日”活动 05-10
-
6“五一”宿州消费“热” 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