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县关帝庙镇上线运营“书记马上办”联系服务群众平台
“大爷,您知道现在的诈骗都是啥样的不……”这是安徽省砀山县关帝庙镇近期一次“干群夜话”活动上镇党委负责人在向群众进行反诈骗宣讲。自从“干群夜话”活动开展以来,关帝庙镇结合当前重点工作,形式多样地开展“干群夜话”活动,在群众中间真正架起了一座“连心桥”,建立了干群联系“朋友圈”。
关帝庙镇始终坚持把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当作工作首要任务来抓。在“干群夜话”活动启动一周年之际,关帝庙镇升级打造了干群夜话2.0版本,创办了“书记马上办”联系服务群众平台,依托微信小程序进一步拓宽了群众民意诉求渠道,构建基层治理“马上就办”的新格局,实现了联系服务群众线上线下双驱并进的新模式。
知民情、聚民智,问题反映“高效化”。“您的问题,‘我’来马上办理!”,目前“马上办”程序码已经广泛张贴至村民家门口,不用下载APP,不用注册,只需打开微信扫一扫进入小程序主页,简单输入姓名、电话,通过留言或者拍照等方式就能反映问题提出诉求,问题反映“24小时不打烊”。对于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程序码上暖心提供了“书记马上办热线”,后台工作人员对小程序及热线反映问题进行登记、收集和分类,并在第一时间将分类后的问题提交镇党委书记进行签批办理,专人专班紧盯群众诉求限时办结,实现群众不出门,问题快解决。一张程序码连接“你我他”,简单明了的操作方式、灵活机动的处理机制,成为知民情、解民忧、聚民智的好帮手,把群众事“马”上办成为现实,有效提升群众办事“便利度”,实现了群众与政府“指尖上”的信息传递。
听民声、解民忧,为民服务“优质化”。群众诉求通过“指尖上”的传递,反映民生服务、政策咨询、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矛盾纠纷等多领域问题。关帝庙镇党委对照群众反映问题,查清病灶、对症下药,全力推动问题解决,为群众提供更精准的服务。自4月初平台运营以来,共登记各类群众反映“急难愁盼”诉求30余件,快处快办28件,群众反映的诉求100%以上均已得到有效解决,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实现了信息汇聚“一个码”,调解处置“一条龙”。“马上办”更好凸显了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了政府的责任担当,以群众需求和便民服务为导向,推动为民服务理念、制度、作风、效能全方位深层次变革,群众在指尖滑动中就能解决“急难愁盼”,为群众服务的优化按下“快进键”。让群众办事更便捷、体验更快速、服务更优化,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小切口、大变化,基层治理“数字化”。满足民生大需求,“马上办”把平台搭建在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从“出门办”再到“居家办”,让数据“跑腿”代替群众“跑路”,小小一个程序码不仅深化了为民服务而且是一个基层治理不断提升的过程。线上兜事,线下合力,马上就办,真抓实干。随着“以群众为中心”的多元治理让群众成为社会管理的参与者、受益者和评判者,“马上办”架设了一座党心民意“连心桥”,不断实现群众服务的效率提升、治理优化,让数字化服务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通过数字效能的提升转化为直抵人心的民生温度。群众在哪里,服务就到哪里,创新服务的过程,就是不断走近群众的过程。让更多事情“马上办”,就能不断扫除发展的“痛点”和“堵点”,让基层治理不断改善、创新活力充分释放。(王俊 李其铭)
责任编辑: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拂晓报》报史馆跻身新华社安徽分社社史教育基地 05-13
-
2王启荣出席5月份“企业家接待日”活动 05-10
-
3“五一”宿州消费“热” 05-10
-
4
-
5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调度会召开 04-29
-
6为劳动者点赞 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