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若玉——兴农路上的“新农人”
“有机肥厂一年可消纳畜禽粪污2万吨,不仅能完全处理我们养殖场30万只蛋鸡的粪污,还可帮助周边乡邻解决20万只左右蛋鸡的粪污。这几天,大家都忙着春耕备耕,新建的有机肥厂天天满负荷生产。”日前,朱若玉来到车间一边查看生产和销售单子,一边向记者介绍。
朱若玉,灵璧县冯庙镇的90后“新农人”,安徽唯农集团总经理。心系家乡、心系“三农”,她放弃城里闲适的工作,毅然回到农村从事绿色循环生态农业;她做大做强父辈创办的养殖场,做活“种”“养”“游”整体产业链;她用自己的热血青春浇灌出“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宿州市劳动模范”荣誉之花。
农业投资大、收益慢、风险高,但朱若玉对乡土充满着眷念和热情。2013年,从河北理工大学毕业的她放弃大城市的优越工作,返乡接手父亲的养殖场,利用所学知识带动乡亲们发展养殖产业。随着养殖场规模不断扩大,畜禽废物处理引发了她对企业发展的深思。“养殖规模扩大了,产生的畜禽粪污就超出我们的处理能力。为解决这一瓶颈问题,我决定自建有机肥料厂,为下一步扩大发展奠定基础。”朱若玉对促进三产融合充满信心。
作物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利用粪污生产的有机肥,可以有效改良土壤。朱若玉顺势创立绿飨园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阳光玫瑰葡萄,实现养殖业、种植业之间的良性循环,资源循环利用率接近100%。现在,合作社每年可向市场提供鲜蛋5000多吨、有机肥料2万多吨、绿色蔬果4000多吨,农产品增值25%以上,带动农民增收15%以上。
在种植业上,朱若玉致力于绿色果蔬标准化种植和可追溯体系建设,打造有机果蔬基地种植产业链,吸引村民参与有机果蔬发展。
“现在我利用集团生产的有机肥种植葡萄,不仅自己鼓了腰包,还吸纳附近村民在此务工,增加了大家的收入。”该集团有机果蔬种植基地技术员刘锐高兴地说。
该集团立足“企业+农户”模式,对1450户农民开展技能培训,以“提供种苗、防疫和保底收购”的方式,辐射带动54户农民发展特色种植养殖。“我们将充分发挥基地的辐射带动效应,吸引更多农户加入到绿色产业发展中来。”朱若玉说。 记者 杨雪
责任编辑:丁曼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铆足干劲抓招引 拼得首季“开门红” 02-27
-
2《宿州市城东新区总体城市设计》通过专家评审 02-22
-
3王启荣参加指导埇桥区委常委会民主生活会 02-20
-
4“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 02-20
-
5稳健与速度的魅力 02-13
-
6“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集中采访走进宿州 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