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蔬菜大棚里的“春天”
2月2日,天刚蒙蒙亮,埇桥区西二铺镇沈家村的几十座蔬菜大棚就亮起了灯,棚内人影绰绰,隐约传出欢笑声。室外春寒料峭,记者走进蔬菜大棚,却感到春天般暖意融融。在灯光的映衬下,一排排芹菜水灵鲜嫩、长势喜人;几位村民正忙着采摘、分拣、捆绑、堆叠……一会儿工夫,一捆捆芹菜就变成了一个个绿色的小山丘。
兔年新春,大棚芹菜喜获丰收,自然让宿州市永盛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黄爱英喜上眉梢:“今天估计能采摘1500多公斤,我们的芹菜品质好、不愁卖,头年就已经被超市预订好了,晚上我就开车给他们送去。”黄爱英一边说,一边麻利地捆好一把把芹菜。
连根拔起,甩去根部的泥,摘掉多余的叶子,码放整齐……一系列步骤一气呵成,合作社老社员蒋银玲动作娴熟,一看就是干农活的一把好手。她和几位村民分工协作,虽然脚上沾满了泥,脸上却写满收获的喜悦:“我在这儿干活一天能挣80块,还能照顾家里,很满意!”
“走,再去看看咱家种的莴苣!”黄爱英带着记者来到莴苣大棚。“这样的莴苣大棚有30座,每棚可以产2000多公斤,预计还有10来天就能上市……”看着一株株翠绿挺拔的莴苣,这位土生土长的沈家村人喜不自禁。
黄爱英有着20多年的蔬菜种植与销售经验。为带动父老乡亲共同致富,她成立了永盛蔬菜专业合作社。什么季节应该种什么,怎么搞田间管理,如何防治病虫害,她有自己的一本“农业宝典”。
除了芹菜和莴苣,合作社还根据季节不同,种植辣椒、包菜、花菜、豆角等蔬菜,既提高了大棚的综合利用率,也增加了经济效益。成立15年来,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目前拥有320多名会员。“我们将继续优化菜品质量,让大家都能吃上放心菜,让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说起今年的打算,黄爱英信心十足。 记者 谢文东
责任编辑:丁曼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
-
2
-
3宿马园区:重点项目击鼓奋进 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01-31
-
4新 春 贺 词 01-21
-
5杨军看望慰问坚守岗位的一线干部职工 01-21
-
6王启荣许广斌看望慰问在岗干部职工 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