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有事找老李”
“有事找老李”,在埇桥区芦岭镇芦南村,如果村民之间产生纠纷、矛盾,最常听到的就是这句话。
“老李”名叫李绪奎,是芦南村的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1月31日,记者来到芦南村时,李绪奎正拿着卷尺丈量麦田宽度,“你家的地宽八米九,比确权证上多了20厘米,我在路边给你做个标记,等午种的时候别再越界了。”看到卷尺上的刻度,多占地的老刘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都是乡里乡亲的,大家都换位思考一下,问题不就解决了吗?”李绪奎继续说道。在“老李”的协调下,不到半小时,一场让村民争得“面红耳赤”的地界纠纷得到解决。
春节前后,随着在外务工的村民逐渐返乡,一些矛盾集中出现,比如地界纠纷、宅基地问题、土地权属等。问题看起来都不大,但都是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
做矛盾调解,关键在于让村民信服和满意,而其中的“秘诀”便是处理及时、公平、公正、以理服人,既不能当“老好人”,也不能做“直肠子”。李绪奎就是这样一名调解员。
“村民的事情虽然不大,但是不能拖延,拖的时间一长,就容易把小纠纷拖成大问题。”李绪奎告诉记者,在村里的矛盾化解调处中心,所有村干部轮流值班,在群众反映问题之后第一时间处理,力争在24小时之内解决。
去年10月中旬,秋种转入尾声。但村里还有两块地没种上小麦,原来是因为地界问题,两家在地头“僵持”。李绪奎听闻,立刻赶到了地头,安抚两家的情绪后,便开始走访附近村民详细了解事情经过。最后,他让两家出具土地确权证,并根据村民反馈的意见和确权证确定两家的地界,很快解决了纠纷和矛盾。
“解决矛盾要深入一线,讲究个公平公正,把‘一碗水端平’才能让双方都满意。”李绪奎说,为了让问题解决后有迹可查,他还要求双方在调解书上签字,并且录下视频留存。
提起“老李”的矛盾化解工作,村民吴统科赞不绝口:“老李在化解矛盾时,能够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大家对调解的结果都很满意。”随着调节的纠纷越来越多,李绪奎在村民中的威望也越来越高,“有事找老李”在村民中流传开来。
记者 王硕 实习生 陈紫琼
责任编辑:王亚东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
-
2
-
3宿马园区:重点项目击鼓奋进 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01-31
-
4新 春 贺 词 01-21
-
5杨军看望慰问坚守岗位的一线干部职工 01-21
-
6王启荣许广斌看望慰问在岗干部职工 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