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卖了香菇过个“肥年”
“香菇长势和销路都挺好,今年我家过了个大‘肥年’。”春节期间,在砀山县周寨镇刘大庄村香菇大棚,刘敬念一边动作娴熟地摘着香菇,一边高兴地和记者聊天。
春节是蔬菜销售的旺季,刘敬念的大棚香菇接茬上市,赶上了好时机,卖上了好价钱。只见他摘完香菇便忙着给香菇棒检查干湿度,忙得不亦乐乎。刘敬念说,这段时间,他们每天从早上7点就开始采摘,大约到下午5点结束,每天出菇1000斤左右。采摘下来的香菇打包入库,当晚就有客户来拉。“春节期间,我们的香菇一直在出货,销路非常好。”
砀山是水果之乡,果树资源丰富,修剪下来的果树枝特别适合做菌棒。2003年,刘敬念决定种植香菇,并到浙江丽水系统学习了种植技术。揣着取来的“真经”,回到砀山后,刘敬念就建了香菇大棚。“1亩地大概有1万个菌棒,每个菌棒能产香菇1.5斤左右。按现在菇价每斤四五块钱计算,我今年的毛收入能有20万元。”谈到收入,刘敬念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看到香菇种植的效益,附近不少村民也来学习。“香菇市场前景好,准备跟刘大哥学习种植技术,以后自己建大棚,增加收入。”正在大棚里干活的工人周飞说。
谈及今年的发展,刘敬念信心满满:“我准备扩大规模,不仅要增建大棚,还要增加智能设备,让种植更加科技化,同时,把技术传授给附近的村民,带着大家一起致富。”记者 路杨
责任编辑:丁曼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宿州军分区党委十二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 01-30
-
2杨军看望慰问坚守岗位的一线干部职工 01-21
-
3王启荣许广斌看望慰问在岗干部职工 01-21
-
4市政府召开第26次常务会议 01-18
-
5宿州市出台“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 01-18
-
6市政协党组暨机关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召开 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