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红红火火赶大集
1月16日,农历腊月二十五,是埇桥区栏杆镇逢集的日子。熙熙攘攘的集市里,弥漫着浓浓的年味,满目皆是喜气洋洋的热闹景象。
栏杆镇每逢农历单日便是一集,也是附近四里八乡的大集,春节前更是迎来赶集大潮。各式各样的蔬菜、肉类、生鲜、干货,占据了集市的一半地盘。“备年货最重要还是买吃的。”在一家肉摊购买牛肉的石相村村民张佳茹说:“鱼肉瓜果和孩子爱吃的零食瓜果蔬菜都要买一点,才有过年的样子。”
传统糕点的摊位,也围满了顾客。“年前逢集生意比平时要好两三倍。”摊主郭建华说,做点心三四十年了,是这个集市里的“老字号”,像蜜三刀、“蚂蚱腿”等传统糕点都是乡亲们喜欢的,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备上一些招待亲朋好友。
记者在集市上还看到了城市难得一见的老式红薯糖和米糖。卖红薯糖的摊主武淑芹是曹村镇人,一大早就带着做好的红薯糖从家赶20多里路来到栏杆镇,“这做糖是老一辈传下来的手艺,农村会的也不多了,大家对老手艺老口味还是很喜欢的。”
在拥挤的集市,最显眼的是卖春联、灯笼、烟花的摊子,大红灯笼高高挂起,春联、福字摆满摊位,吉祥的“中国红”连成一片。“过年贴春联,把‘福’字带回家,再买些孩子们喜欢的烟花爆竹,这样才有过年的味道。”一位在挑选春联的村民说。
据栏杆镇政府工作人员吴常军介绍,栏杆镇春节前的集市从早上六七点一直持续到晚上十点左右,每天人流量近3万人次。
各式各样的摊位、琳琅满目的商品、比肩接踵的人群……在这个红红火火的乡镇大集,记者感受到了质朴温暖的民风、传承已久的民俗和老百姓对幸福生活的希冀。记者 徐蕾
责任编辑:王亚东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
-
2宿州市出台“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 01-18
-
3市政协党组暨机关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召开 01-18
-
4王启荣在埇桥区开展春节前送温暖活动 01-16
-
5宿州52.5万亩农田变“良田” 01-16
-
6新春走基层丨“春风”送岗暖人心 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