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3900087   广告热线:3900838
本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7—3909502   举报邮箱:zgfxnews@163.com
,欢迎访问拂晓新闻网
拂晓新闻网  > 要闻  > 正文

萧县推广水肥一体化促农业节本增效

2022-09-03 10:06来源:拂晓新闻网--拂晓报作者:

近年来,萧县聚焦现代农业发展,积极探索推广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逐步推动传统农业向节约、环保、智慧、高效型现代农业发展,为推进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了科技基础。

精准滴灌 实现节约环保

大棚林立,浓荫匝地,葡萄飘香。8月22日,在萧县永堌镇窦庄村尚俊家庭农场里,20多名民工正在将摘下来的葡萄分箱装到车上。

“今年葡萄行市好得很,每斤蜜莉出场价就达14.5元,且供不应求,一上午就走了4车!”说起今年的收获,农场主杜明洋非常自豪。

在智控办公室里,杜明洋指着电脑屏幕上显示的各大棚内二氧化碳、水、土壤分析数据,演示了水肥一体化系统的操作方法。只见他轻触一下手机,电脑上便分板块集中展示了各大棚内滴灌水肥药的画面,等显示的各种数据平衡了,系统便自动关停。

“俺这个葡萄,所用的水、药、肥都是经过科学计算的,用量绝对不会超标,否则就会影响口感、甜度,也达不到环保标准。这些年,就是凭着这套设备,我们窦庄的葡萄品质有口皆碑,远销东南沿海及长三角等地,备受消费者欢迎!”杜明洋说着,掰起手指算了这一阵的收入,70亩蜜莉葡萄,目前卖了不到30亩就已收入了近95万元。

近年来,杜明洋对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娴熟。他结合土壤墒情和环境温度,恰当配置水肥药剂量,提升葡萄作物抗病能力,实现“农药使用零增长”的目标,已率先向节约环保型现代农业发展迈出了关键性一步。

据悉,如今像尚俊家庭农场这样用上水肥一体化装置的果园在萧县已超过30家。他们引领果蔬类传统农业向节约环保型现代农业转变,杜明洋等也成为萧县新型农民的代表人物。

科技赋能 实现智慧管理

8月22日下午,在萧县庄里镇好七立亭智慧农业种植基地大棚里,农场主臧立亭正在操作大棚智慧管理系统。只见他轻触控制按键,一台水肥一体化设备便开始工作,10个大棚的喷洒式浇水片刻之间就完成了。

据介绍,好七立亭智慧农业种植基地占地550亩,共有各类蔬菜大棚180个。由于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应用,该基地农事操作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控制,除了采摘、装卸车、修补设施等必要的体力活外,整个基地的管理只用了4名技术人员。

为大力发展蔬菜产业,萧县与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合肥综合试验站、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合作,重点开展特色蔬菜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绿色安全病虫害防控等技术,为蔬菜产业发展注入科技力量。目前,全县50万亩蔬菜使用水肥一体化设施的近40万亩。

“俗话讲,‘一亩园十亩田’。管理菜园远比管理大田地麻烦多了,但水肥一体化设备改变了先前的传统农业发展方式,不仅破解了因外出打工造成的‘由谁种田’难题,也大大缓解了因技术不足造成的‘怎样种地’等系列问题,使蔬菜种植更加轻简便利、精准高效,这是我们萧县从传统农业走向智慧农业的开始。”萧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节本增效 实现绿色发展

在萧县酒店镇申河村的大块玉米田里,村书记张雪泥正顶着炎炎烈日,带领工人挖沟、布管、焊接、连接设备、调试机器。

“这是水肥一体化灌溉智能系统的一部分,装好后,只要打开阀门,井水就会通过管道输送到整个地块,以喷灌形式促进玉米生长,不仅省时、省力,灌溉还均匀;施肥时,只需加入水溶肥,水肥就会直达作物根部,节水增效,尤其在干旱年景能起到保丰收的大作用。”上好最后一颗螺丝,张雪泥一边擦着汗一边介绍着。

酒店镇申河村基本农田使用水肥一体化灌溉智能系统,在萧县23个乡镇中已是第三批。近年来,萧县通过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完成了各镇村大部分土地集约经营,开始了规模化种植。如何快速推进大田领域的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关键技术,便成了优中之选。

“目前,全县已有10万亩大片农田用上水肥一体化设备。该设备的应用,将大大加速全县粮食类传统农业由小面积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转变,助力现代农业向环保型、智慧型、高效型方向快速发展。”该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张祖北

责任编辑:丁曼

版权所有: 拂晓新闻网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