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市新兴产业发展持续向好
拂晓新闻网--拂晓报讯 记者从8月3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我市把“双招双引”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战场,持续深化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不断夯实“三重一创”建设,新兴产业的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产业运行保持平稳。今年上半年,我市新兴产业整体平稳增长,新兴产业对于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222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产值增速20.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7位;战新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提升至18.4%,较去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较去年同期增长15.1%,高于全省3.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8位。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3.4%,高于全省4.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8位。
重大项目持续推进。积极发挥重大项目对于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2022年,我市共有11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列入省亿元以上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总投资755.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9.9亿元,截至今年上半年已完成投资50.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72.8%,超时序进度加快推进。泗县巨仁光伏(二期)、宿州经开区新宇药业微生物生产基地等续建项目加快建设;市高新区信诺电子新兴智能终端显示组件技术改造项目、宿州经开区开元药业医药中间体项目等顺利动工;市高新区联想科技城项目、宿马园区年产30万吨特种纸生产项目等加快推进前期工作。
创新平台有序搭建。鼓励全市重点新兴产业企业联合高校院所,柔性引进人才,聚焦细分领域,锚定细分赛道,开展产学研合作。省特种棉纤维工程研究中心、省耐高温低碳复合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上半年获批。省特种棉纤维工程研究中心依托雪龙纤维与南京林业大学开展联合建设,主要致力攻克特种棉纤维领域的技术难题及应用创新,积极推动功能差异化棉纤维与高性能棉纤维等生物纤维材料产业的发展。省耐高温低碳复合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依托华龙耐火材料与武汉科技大学开展联合建设,主要聚焦碳复合耐高温材料低碳化的研发方向,强化科研攻关,推动耐高温材料技术成果产业化及规模化水平。
助企政策精准发力。今年以来,持续加大“三重一创”、制造业贴息、人工智能等专项政策的争取力度。大力推进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及专项建设,及时兑现奖补资金。佳力奇先进复合材料科技股份公司承建的省航空材料重大新兴产业专项核心项目顺利完成验收,今年获批研发投入奖补资金927.34万元。柏拉阿图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试制的PA9159鼻喷雾剂已经进入三期临床阶段,获批支持现代医疗和医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93.1万元。省云计算产业基地统筹1500万元奖补资金支持中锦科技、英特丽电子等9家战新企业。支持泰盛(宿州)生活用品有限公司申报制造业融资财政贴息专项,共获批贴息资金1953万元,为全省上半年补贴金额最高的单体项目。
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孙书仁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推动“双招双引”工作走深走实。聚焦市发展改革委牵头的新材料及新能源汽车暨智能网联汽车、现代物流产业,构建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人才链“四链合一”加优质高效服务的产业生态;紧盯“双招双引”项目,全过程要素保障,全周期企业服务,聚焦“六个有没有”抓要素保障、“八个帮”抓优质服务,推动一批新兴产业项目早签约、快落地、早开工、快建设。全面夯实“三重一创”建设。落细落实省、市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积极整合要素资源,充分发挥奖补资金的引导作用,鼓励发挥产业基金的撬动作用,推动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工程-基地-集群”良性滚动发展,为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添注动力。积极深化区域间产业协作。抢抓国家支持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政策机遇,加快产业承载区建设,打造高能级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示范带。高标准推动杭宿区域合作,启动两市共建省级产业合作园区建设,高位承接杭州产业转移,积极嵌入杭州地区产业分工,高质量承接新兴产业“溢出”。(记者 陈成光)
责任编辑:丁曼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杨军主持召开市委审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08-03
-
2王启荣在市高新区、埇桥区和宿州经开区调研 08-02
-
3上半年宿州市经济运行“成绩单”公布 08-02
-
4援宿“抗疫卫士”返程 08-01
-
5军民共绘“同心圆” 双拥共建谱新篇 08-01
-
6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 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