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粮种好粮 筑牢皖北粮仓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手中有粮,心中不慌。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写给安徽省太和县种粮大户的回信,点燃全国种粮农民的热情。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希望种粮大户发挥规模经营优势,积极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带动广大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一起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殷殷期盼、谆谆嘱托鼓舞着宿州种粮大户们的心,也激发了农业工作者的干劲,在广袤的皖北大地,激荡起懂农业、爱农业、更要干好农业的热潮。大家纷纷表示,将会把习近平总书记的绵绵厚望转化为实际行动,筑牢皖北粮仓,端稳中国饭碗。
提振信心种好粮
宿州素有“果海粮仓”之称,作为皖北农业大市,今年小麦实现“十九连丰”,种粮大户笑开颜,习近平总书记给种粮大户的回信无疑是“强心剂”,再次提振种粮农户的信心。
夏日田管农事忙,风调雨顺粮满仓。7月11日下午,埇桥区琳强种植家庭农场的负责人马强在玉米地里查看除草情况,并提前开沟做好防汛。“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我深受鼓舞,多种粮种好粮的信心更足了。”马强流转2000多亩土地,主要用于小麦良种繁育和玉米种植。由于种植管理经验成熟,经常有农民上门咨询,马强都耐心一一解答。“我先后带动50多户村民增收致富,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越来越多的小农户从种粮中尝到甜头,让大家伙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马强说。
“给一位种粮大户回信,可见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农业和粮食生产。这对我们来说,是莫大的激励。今后我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更多农户多种粮、种好粮。”埇桥区西二铺镇葛林村种粮大户雷修春说,自己虽是个种田“老把式”,却深知农业生产离不开科技的加持。“种好粮食就要讲科学,借助机械化,运用现代农业科技,实现良种配良法,再加上勤劳的双手,这样才能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鼓舞干劲育好种
“习近平总书记给种粮大户回信,再次体现国家对‘三农’工作和粮食安全的重视,表达了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安徽华成种业农科院院长闫启云说,“我们每个从事农业生产与研发的人员,都是收信人。种好粮的基础是有优良品种,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良种对农业的增产稳产起到关键作用。农业科研人员要加强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与研发,培育出有突破性的品种,让良种尽快走进农田,真正让农民多种粮、种好粮,为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
良种配良法,种地才得法。安徽农业大学皖北综合试验站副站长吕秋石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让我们一线科技工作人员倍感振奋,我们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强化自身使命与担当,全面提升育、繁、推一体化能力水平,加快选育高产优质新品种,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主推适合皖北地区的新品种和新的种植模式,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实现农民增收。”
提质增效促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和目标,感觉更有干劲了。”埇桥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总农艺师郝彩侠表示,“我们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大力实施‘两强一增’行动计划,突出科技支撑,完善服务体系,通过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实现粮食丰产丰收。”
领会精神,付诸行动。“习近平总书记给种粮大户的回信,充分体现了对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对‘三农’工作的殷切希望。”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安文表示,下一步,全市农业农村部门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把粮食安全摆在首位,强化政策指引,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整合涉农资金建设连片高标准农田,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同时,深化科技支撑,以实施“两强一增”行动为主抓手,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力度,培训农民科学种田新本领,促进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真正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记者 欧雪
责任编辑:丁曼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多种粮种好粮 筑牢皖北粮仓 07-15
-
2王启荣主持召开6·26疫情处置视频会 07-12
-
3抗疫一线党旗红 07-08
-
4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召开第六场新闻发布会 07-07
-
5书写战“疫”中的宿州担当 07-07
-
6凝聚青春力量 携手共战疫情 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