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红:抗疫前线的“大白妈妈”
她,是2003年非典时初入岗位就参与“备战”的小护士;她,是2020年新冠疫情时奔赴全市各地连续工作70多天的中流砥柱;她,是如今仍战斗在抗疫一线的白衣战士;她,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就是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高红。
“妈妈要离开你们一段时间,你们在家要听爷爷奶奶的话,好好学习。”4月初,高红接到通知后,匆忙叮嘱了两个孩子,便到市立医院的黄码病区开始医疗保障工作。黄码病区是特殊的抗疫战场,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的同时,又满足黄码患者就诊需求,使患者在此得到及时治疗。这里的病人年龄跨度大,病情多样,有慢肺阻、阑尾炎、糖尿病等等,对于高红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在这里工作,需要懂得各科病理知识才能更好服务患者,我在干中学、学中干,确实增长了不少业务知识。”高红说。
在这里工作,高红有两件“战衣”。一件是蓝色防护服,穿着蓝色防护服在病房外做一些协调工作,每8小时换班,为病区走廊、房间、卫生间等公共区域做好消杀工作;另一件是白色隔离服,在病房内工作时,穿着白色防护服为病人输液、送饭、打水、送药、监测体温、心理疏导等,6小时一班。高红告诉记者,“战衣”只要穿上就不能随便脱掉,更不能上厕所、吃东西,上班前也要尽量少喝水。她早已习惯了这种工作方式。
最近天气逐渐变热,气温将近30℃,穿着密封的隔离服,高红的脸上满是汗水,眼镜片也模糊了,但她没有停下工作,带着小跑穿梭在医院的隔离区。“有时实在太热了,休息时我就坐在地上,身体靠着墙面的大理石,身体能快速降温,不耽误后续工作。”高红说。
一次值大夜班时,高红所在的黄码病区一产妇即将生产,她迅速查看产妇情况并联系妇产科医生,不久,一个新生儿诞生。接下来,高红照顾产妇,给孩子喂奶、拍嗝、换尿片……
2003年,为抗击非典,初入工作岗位的高红坚守发热病区一线,每天多次为病人监测体温,吃苦耐劳。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高红随疾控中心到全市各地做核酸采样,连续工作两个多月,没有一句怨言。每次疫情发生时,抗疫的战线上总能看到高红的身影。
高红有两个孩子,女儿12岁,儿子7岁,由于丈夫在铁路部门工作,经常不在家,孩子只能交给公公婆婆,每次视频通话,孩子都要问:“妈妈什么时候回来?”她总是强忍着不让眼泪掉下来。“感谢公婆对我工作的理解和对孩子的照顾,我亏欠了孩子,但是在这个特殊时期,必须先顾大家再顾小家,只有大家都平安了,小家才能更幸福。”高红坚定地说。
在抗疫前线,有许多像高红一样的“大白妈妈”,她们离开自己的孩子冲在抗疫前线,用柔弱的身躯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实堡垒,守护着人民群众的健康。记者 庞瑞莲 见习记者 赵鹏
责任编辑:王亚东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宿州市宗教工作会议召开 04-27
-
2
-
3岳喜环:为群众排忧解难最有成就感 04-26
-
4宿州市一季度工作点评会暨工业强市工作推进会召开 04-25
-
5宿州市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召开 04-25
-
6第九期宿州市企业家沙龙下午茶活动举行 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