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交通关口 筑牢疫情防线
“请大家佩戴好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尽快采样,不要逗留。”“大爷,请您出示下身份证,我来帮您登记信息。”“请把‘已采样’小纸条放在盒子里,快速离开。”……3月14日下午3时许,记者来到高铁宿州东站站前广场上的核酸采样通道,只见现场井然有序,工作人员热情服务出站旅客,不停提醒大家做好防护,按照要求进行核酸采样。两人一组的12个采样窗口同时开放,医务人员分工明确、配合默契、采样迅速。
车站是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沿阵地。为进一步强化疫情源头管控,确保疫情防控关口前移,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于去年12月21日迅速成立中高风险地区来(返)宿人员交通管控工作专班。专班工作人员包括交通执法人员、公安民辅警、医务人员、志愿者等,主要负责高铁宿州东站出站旅客、宿州东高速出口驾乘人员的“双码”查验、信息推送、核酸检测、隔离转运等工作,以及宿州快客站出站旅客和其他3个高速出口由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来(返)宿人员的信息推送工作。
当前,疫情形势异常严峻复杂,我市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按照疫情防控最新要求,从高铁宿州东站出站的每一位旅客都要经过核酸采样通道,进行核酸检测。”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周明明告诉记者,近几天,每天出站旅客有3000多人,采样窗口医务人员分两班轮流值班,每天早上6:40准时到岗到位,直至深夜11点左右,不间断为出站旅客提供核酸检测、样本转运、红黄码人员隔离转运等工作。
周明明是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的护士长。今年春节前后,她作为医务人员在高铁宿州东站奋战了10天。3月9日早上接到任务后,她把两个年幼的孩子交给老人照顾,再次来到高铁东站开展工作,至今没有回过一次家,每天早起晚睡,完善工作制度,管理培训医务人员,安排协调相关工作,十分忙碌。
自专班成立以来,联络员丁晓辉常常要忙到深夜,甚至凌晨。今年春节期间,他更是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积极做好组织、协调、检查、指导和每天两次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来(返)宿人员信息报送等工作,确保数据一天一清,重点人员及时得到管控。他的手机每天保持24小时开机待命,快速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虽然家就在城区,但丁晓辉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回家了,家里的大小事都是妻子在操持,想孩子时只能抽空通过手机视频通话。“虽然不能照顾家庭,但能参与到守护宿城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工作中,我觉得很值得,也很有成就感。”丁晓辉坚定地说。
高速出口是疫情防控的另一个重要阵地。记者来到宿州东高速出口,只见交警们正引导车辆有序停车待查,逐一查验驾乘人员“双码”、核酸检测证明,测量体温,引导部分驾乘人员下车做核酸检测。“我们实行24小时值班制,严阵以待、严防死守,坚决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一大队中队长马可说。
“交通管控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但是专班每一位成员都积极主动,担当作为,坚守在各自岗位上履职尽责,严防疫情输入。”专班组长、市交通局二级调研员黄中华介绍,专班人员将继续坚守交通卡点,细化防控措施,优化工作流程,切实发挥好“探头”作用,坚决守牢守好交通关口,不断提高疫情防控的精准度和处置速度,为我市疫情防控工作贡献力量。
据统计,自专班成立以来,共推送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来(返)宿人员信息106500余条。仅高铁宿州东站就已开展“双码”查验40余万人次,转运隔离150余人,核酸检测37万余人次。 记者 刘春艳
责任编辑:丁曼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
-
2宿州再添两名“安徽好人” 12-01
-
3
-
4杨军接待信访群众 11-29
-
52023年宿州市“宪法宣传周”活动12月1日启动 11-29
-
6宿州市创新法治“硬措施”优化营商“软环境”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