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小问题 民生大考题
■ 权静
日前,市委书记杨军主持召开主城区低速电动车充电桩规划建设工作会议。他强调,持续用力,破立结合,办实办好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进一步解决群众痛点难点,提升城市品质品位。
低速电动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电动自行车。无论是接送孩子、买菜购物还是上下班通勤,电动自行车都可谓是出行“神器”。它既不用担心公交车的绕路,又免去了私家车找车位的麻烦,凭借款式多样、小巧轻便、出行快捷等优点,成为城市短途出行主要交通工具,深受市民喜爱。然而,随着城市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充电难、充电安全问题日渐凸显,逐渐成为城市之“痛”。
作为衣食住行中的重要一项,电动自行车充电是事关居民幸福感的关键小事。为此,市委书记亲自带队下访,现场调研,各部门协同配合、追本溯源,了解居民所思所想、所需所盼。“收费比别的小区贵”“充电桩总是被非充电车辆占用”“充电太虚充不满”,一些居民道出了使用的疑虑和不满。不是不想用,不是嫌麻烦,也不是不知道飞线充电不安全。只是,现有的充电桩还存在着故障率高、收费贵、供不应求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旦问题正确出路被堵塞,那问题就会向另一个方向寻找出路。平心而论,电动车充电难不是科学问题,不是技术问题,归根到底是管理问题。能否妥善解决上述问题、满足人们的日常停放充电需求,是对城市治理能力的考验。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破局充电难,需要我们结合实际探索创新,多措并举,努力解决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比如设置智能充电车棚出入装置,只有充电需求的车辆方可扫码进出,防止非充电车辆占用;比如利用大数据设置充电桩地图,居民可自由选择闲置充电桩进行充电;比如严格市场监管,对违规收费或电量过虚的充电桩予以监督惩治等等。通过不断提升服务精准度和实效性,确保把小事办妥,实事办成,方不负百姓的期待和信赖。
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低速电动车充电问题一头连着民心,一头连着作风。党员干部只有把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增民生之福体现在履职尽责全过程,满腔热情解决好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才能以实绩践行好“一改两为五做到”的各项要求,让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得到真真切切的实惠。
责任编辑:丁曼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杨军主持召开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 04-26
-
2
-
3岳喜环:为群众排忧解难最有成就感 04-26
-
4宿州市一季度工作点评会暨工业强市工作推进会召开 04-25
-
5宿州市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召开 04-25
-
6第九期宿州市企业家沙龙下午茶活动举行 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