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3900087   广告热线:3900838
本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7—3909502   举报邮箱:zgfxnews@163.com
,欢迎访问拂晓新闻网

绿色发展绘出宿州幸福底色

——宿州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2021-08-17 08:31来源:拂晓新闻网--拂晓报作者:陈成光

强化科技支撑助力 精准打赢环保攻坚

从污水横流到水清岸绿,从雾霾蔽日到白云蓝天,近年来,宿州市大力实施碧水攻坚战和蓝天保卫战,不断加大投入,扎实推进“智慧环保”和“数据环保”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化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通过强化科技支撑,实施环境精细化管理,大幅提升了环境治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加大投入,构建“天地一体”监测体系。2018年以来,按照全省“智慧环保”“数据环保”工作部署,统筹推进大气、水、固废水等重点污染自动监控信息化平台和特色化信息系统建设。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近亿元,陆续建成宿州市地表水监控预警平台系统、空气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系统、主城区大气环境质量网格化监管系统、扬尘污染高点视频监控系统、黑烟车抓拍系统等自建信息化系统。尤其在特色化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方面,宿州市不断加大投入,切实提升机动车尾气智慧管控能力。在全市投运了10套黑烟车智能监控识别设备,初步建成对外环全覆盖的黑烟车污染源抓拍监控系统,为机动车重点污染源管控提供了技术支撑。

研判溯源,实施污染攻坚“精准制导”。建成“大气110”指挥平台,充分应用微站点监测数据、国控站点监测数据、网格化监管数据和高架源动态监控信息等,适时组织专家会商,精准溯源,制定精细化管理举措。在此基础上,建立统一指挥、定期调度、协同管理、密集巡查、约谈整改等一系列工作机制,源解析成果为大气治理靶向攻坚提供精准“制导”,执法效率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在水环境治理方面,委托中国环科院专家团队对水环境预警监测平台有关数据信息定期进行会商研判,对河流水污染因子进行解析,提出达标治理技术要求和管控措施,指导推动全市河长制、地表水考核断面长负责制深入落实,通过督促各地扎实开展清河行动、水环境提升百日攻坚行动、重点流域“四大治理工程”的深入实施,有效改善了流域水质。

生态环保共保连治 夯实绿色发展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未来三年,宿州市将实施生态环保共保联治行动,继续夯实绿色生态发展基础,绿色发展的底色越擦越亮。

全面推行林长制,积极实施长江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国家重大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协同推进新汴河、黄河故道和符离大道等生态廊道建设,加快构建以森林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强黄河故道、沱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和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等保护管理,建设绿色生态屏障。

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开工建设浍河、奎濉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加强水源地保护和水土流失治理,全面开展重点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

深入开展重点流域入河排污口规范整治专项行动,全面排查整治入河排污口及不达标水体。推进跨界河流断面水质联合监测和水环境治理信息共享,强化唐沱河、奎濉河等重点跨界水体污染联防联控,合作建立跨界环境污染纠纷处置和应急联动机制。

深入实施长三角秋冬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和重污染天气联防联控,全面推进工业企业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实施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积极配合打造长三角城市高污染车辆基本信息统一管理平台,共同推进实施机动车国六排放标准。

加强危险废物和工业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依法处置危险废物非法跨界转移、倾倒等违法行为。强化固废危废无害化处置和综合利用,统筹规划固废资源回收基地和危废资源处置中心,参与区域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共建共享。

全面推广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经验,健全完善沱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推动逐步建立沱河、新汴河等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积极探索和推进碳排放交易、水权交易、排污权交易等市场化模式,逐步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坚决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切实抓好黄河鲤鱼保护区禁捕工作。 记者 陈成光

责任编辑:张海亮

扫一扫,关注拂晓报公众号

版权所有: 拂晓新闻网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