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加法” 激发高质量发展的“ 乘数效应”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始终聚焦“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紧扣“三大使命”和“七项任务”,协同创新快马加鞭,产业集群加速崛起,互联互通日新月异,民生共享提质增速,交出一体化发展的亮丽答卷。
成就鼓舞人心,目标催人奋进。虽然一体化发展蹄疾步稳、成果显著,但放眼长远,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两年前的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时强调,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是一日之功,我们既要有历史耐心,又要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既谋划长远,又干在当下。
更高质量的一体化,成为当前摆在长三角面前的重要主题。
何为更高质量的一体化?怎样实现更高质量?简而言之,就是以一体化发展的“加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乘法”,通过各自优势互补、要素畅通流动,打造“增长极”、下好“先手棋”,走活“一盘棋”,激发“1+1+1+1>4”的乘数效应。
做好产业与创新的“加法”,迸发更多“火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长三角要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变,更加凸显了加快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紧迫性。长三角区域不仅要提供优质产品,更要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开展创新协同、产业协作,铸就“大国重器”,打造“最强大脑”,迸发“创新火花”。要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为平台,开展跨区域、跨领域、跨学科协同创新,力争突破一批重点产业关键技术瓶颈,产出一批重大技术成果,推动长三角若干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做好改革与开放的“加法”,引领经济全球化。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倒流逆风,越是这样越是要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坚定不移维护和引领经济全球化。长三角区域一直是改革开放前沿,要有谋新篇、立潮头的智慧和作为,更要有一股“不被改革推着走,要推着改革往前走”的精气神。在深化改革开放中,要对标国际一流标准改善营商环境,以开放、服务、创新、高效的发展环境吸引海内外人才和企业安家落户,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努力成为联通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重要桥梁。
做好协调发展的“加法”,下好下活“一盘棋”。沪苏浙皖地缘相近、人文相亲,合作发展空间广阔、大有可为。但在具体合作中,由于分属不同行政区域,跨区域的合作可能面临一定的堵点难点。要深化体制机制创新,跳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变“筑墙”为“推墙”,打破行政藩篱,加快要素自由流动,建设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系统集成全面深化改革成果,强化跨区域共建共享共保共治。要继续深化结对合作帮扶,增强欠发达地区高质量发展动能,通过“点对点”“市对市”的精准帮扶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良好格局,为促进协调发展、共同富裕注入新动能。
从吹响一体化的号角,到阔步高质量的征程,长三角这片充满创造力的发展热土,将进一步携手协作、奋勇争先,朝着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改革开放新高地的目标定位,向着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美好未来矢志前行。(记者 王弘毅)
责任编辑:丁曼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用拼搏奉献坚守书写更加闪光的精神篇章 08-22
-
2继续在平凡工作中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08-17
-
3文明菜市:“烟火气”中提“颜值” 08-17
-
4
-
5我市16万余脱贫人口实现就业 08-15
-
6给你一个户外的“家” 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