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创业“项上”发力 聚企成势产业振兴
“从项目建设启动,到竣工试产,仅仅用了8个月时间……”日前,在宿州经开区化工园区,余明和记者简单交流几分钟就匆忙赶往会议室,参加公司组织的专家评估会。
余明是圣茂(安徽)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2024年开工建设的圣茂(安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农药制剂项目总投资1.5亿元,建成后形成年产5000吨农药制剂的生产能力,目前已建成即将试产。
今年春节后,全市推动市管园区“二次创业”加快高质量发展动员大会吹响了新一轮转型升级的冲锋号。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引擎,宿州经开区坚定信心、知难而进,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拿出“开局即决战”的魄力,紧紧围绕医药化工等主导产业,加速推进项目建设,聚力推动产业振兴,力争在“二次创业”行动中打好头阵、闯出新路。
宿州经开区一隅。 记者 苏洋 摄
坚持招大引强 蓄积发展新动能
中国北方最大木质活性炭生产基地——在宿州经开区化工园区,安徽鑫祺泰活性炭有限公司办公楼大厅内的简介让人眼前一亮。公司主要生产食品级药品级活性炭,产品主要用于食品医药行业级化工中间体的产品吸附脱色提纯。
该公司年产2.2万吨食品级活性炭、1万吨药品级活性炭项目顺利立项、拿地、设计、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项目工程建设、厂房装修、设备安装,计划用2个月时间进行生产设备调试运行。项目正式投产后,年产值可达2.5亿元,实现税收1200万元。
产业振兴是园区“二次创业”的核心任务。宿州经开区牢固树立“发展靠产业、产业靠项目、项目靠招商”理念,不断提升项目招引的精准性和实效性,推动园区产业扩大总量规模、提升发展层次、构建特色优势。
开展链式招商促集群。当前,园区的产业已经具备一定的集聚度。宿州经开区坚持“链式”思维,链长领衔破冰突围,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主要领导挂帅“首席招商员”,组建医药化工、轻纺鞋服2个产业链攻坚专班,实施“链主企业突破计划”,围绕现有产业链条集中招引一批“补链”“强链”企业,推动产业深度融合,先后招引对接攻克投资30亿元的精细化工项目、投资25亿元的核苷酸原药项目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
区域协同精准突击。宿州经开区聚焦重点产业链,绘制精准招引图谱,逐一明确重点对接区域、本地优势企业和承载园区,梳理上下游重点企业,明确招商引资“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划分苏锡常、温台甬、上海三大“招商战区”,实施“走遍江浙”招商行动计划,开展“按图索骥”式招商,加强与有关商协会对接交流,聘请8名业内招商顾问,聚焦重要展会、峰会精准开展招商推介,储备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医药原辅料、工业杀菌剂、高端服饰等熟化待签约项目10个,加快产业链条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推动上下游产业项目落户。
资本撬动裂变升级。宿州经开区与民生证券、省创投共建产业引导基金,加强与省国投集团对接交流,重点培育生物基材料、医药中间体等潜力项目,通过“股权+债权”组合投资,促成芯片封测、SM贴片和无人机生产项目(年产值7000万元)、医美大健康产品生产项目(年产值2亿元)高成长企业落地。
坚持项目为王 精心服务优环境
“我们落户宿州经开区也是‘二次创业’!”鑫祺泰公司总经理单文华告诉记者,鑫祺泰的母公司在江苏淮安,通过招商引资来到宿州经开区化工园区。园区相关部门大力支持、精心服务,全力协调解决项目用水、用电、用气等问题,项目建设一路畅通。
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园区“二次创业”的首要抓手,宿州经开区全力聚焦项目建设,在项目谋划上出实招,在加快重大项目建设上下真功,打好攻坚战、持久战。
“我们项目建设自2024年5月开始启动,在宿州经开区相关部门的全力帮扶下,仅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项目建设,目前设备安装调试已基本结束,预计本月底进行试产。”安徽深岩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永杰对园区的服务和营商环境给予了高度评价。
由安徽深岩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投资6.3亿元建设的深岩化工医药中间体及新材料生产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年产1000吨的碳基环保水基聚氨酯胶、1000吨碳基紫外光固化树脂和1000吨生物降解改性料等,实现年产值约5.7亿元、年税收约4000万元。
优化服务保障强落地。完善招商项目全流程服务机制,宿州经开区从项目对接、签约到落地建设提供“一站式”服务,强化土地、资金、能耗、环评、人才等要素保障,形成部门联合办公的工作合力,确保项目推进全程畅通无阻,实现“签约即落地”,切实提升招商实效。
以项目建设“攻坚突破年”为契机,园区上下以项目投产达效为目标,通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以赴加快深岩医药、圣茂农药等在建项目建设进度;通过加大协调服务、督导检查,推动元淳、鑫祺泰等项目早日投产达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真正实现引进一批项目,带动一个产业,撑起一座园区。
重整行装再出发,“二次创业”启新程。宿州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园区上下树立“跳起来摘桃子、跑起来争位次”的进取意识,始终保持饱满的“精气神”和“在状态”的工作劲头,以最大努力推动园区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作贡献、挑大梁。 记者 陈成光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杨军主持召开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 05-21
-
2“小切口”凝聚“大合力” 05-21
-
3一季度宿州市城镇新增就业8117人 05-21
-
4一水脉脉穿古城 千载悠悠润民生 05-20
-
5萧县两名运动员全国残疾人乒乓球锦标赛获佳绩 05-20
-
6宿州市商务部门全力以赴稳外贸促消费 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