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 宿州在行动】优化“软环境” 念好“一字诀”
“所有申报流程一次性告知企业”“从开始的只让企业跑一次,到现在我们让企业一趟也不用跑”“所有的资料都是一次提交”……现在,说到营商环境时,“一”字成为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经开中心的工作人员和企业交流的高频字眼。
而这众多“一”字背后正是我市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绣花功夫”,是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经开中心做优营商“软环境”,增强企业发展“硬实力”的生动实践。
紧盯需求 服务高效
“从去年3月报批,到去年6月拿到国有土地不动产权证,再到8月有了施工许可证,能开工建设。让我们真正体验了一把‘宿州速度’。”日前,宿州晟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林颖对宿州经开区的营商环境赞不绝口。
从项目入园签订协议,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经开中心就紧盯企业需求。“土地报批供应是系统复杂的过程,材料比较多,涉及审核部门多,专业和政策要求严,我们早谋划、早介入、早开展,主动服务,实施‘马上办’‘即时办’和‘一次性告知’责任制,为项目早日开工建设提供坚实的要素保障。”据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经开中心土地业务负责人贺凯介绍,中心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每个环节都做到了及时掌握时间节点,确保在最短时间完成土地报批和供应工作。
量身定制 服务贴心
如果说,企业发展的需求是当地部门服务的指南,那么企业面临的问题就是部门要攻克的难关。
去年1月,该中心接到百丽鞋业(宿州)有限公司关于利用企业闲置及存量厂房设立技工学校的申请。“企业想将厂房改成校园,是为给集团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储备人才。可是,这事之前没有先例,我们也没有找到能支撑的政策文件。”贺凯回忆道,中心接到企业的这个诉求时第一反应是去尝试。“我们就想着,再往前蹚一蹚,探索出一条存量工业土地备案新路径。”
该中心马上与市局及省厅对接,说情况、聊问题、提诉求、找文件、寻根据,逐条逐句查找最新用地政策,终于寻找到相应的法律依据,并立刻着手办理。
“享受到这项服务的,我们企业是第一家!”宿州百丽公司副总经理于雷表示,“设立技术学校,培养智能制造人才,是我们企业由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的至关重要一环。短短两周的时间就办好了备案手续,一下就解决了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
精准施策 服务全面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经开中心坚持从座谈中找,从走访中找,从企业发展中找。
该中心建立重点项目座谈会制度,每周召开项目对接会,全面有效掌握项目的进展情况。定期邀请园区内的企业代表开展座谈,大家一起说困难、想对策、聊发展。同时,深入各重点项目现场,及时了解企业诉求,帮助企业解疑答惑,实行一企一策,着力解决项目建设推进过程中涉及的自然资源和规划方面难题。积极推行贴心帮办、全程代办、延时服务、上门服务等便民举措,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以企业和群众满意为目标,以便民利民为落脚点,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当好为企服务的“店小二”。 记者 刘文晴
责任编辑:丁曼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我市举行向彭雪枫将军塑像敬献花篮仪式 04-06
-
2
-
3
-
4全市宣传部长会议召开 03-31
-
5三十六年求一粒 03-31
-
6全市十大重点产业工作推进调度会召开 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