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3900087   广告热线:3900838
本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7—3909502   举报邮箱:zgfxnews@163.com
,欢迎访问拂晓新闻网
拂晓新闻网  > 要闻  > 正文

三十六年求一粒

——市农科院首席研究员吴兰云的小麦育种情缘
2023-03-31 10:24来源:拂晓新闻网--拂晓报作者:关小宇

3月29日上午,暖阳照耀,和风微拂。

市农科院小麦育种试验田里,进入拔节后期的麦苗青葱翠绿,煞是喜人。60亩试验田以0.02亩为一小单元,分成横竖齐整共计3000块。品种不同的麦苗在各单元里竞相生长。

这里,如同一张超大的“户外办公桌”,成为市农科院首席研究员、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宿州综合试验站站长、小麦育种专家吴兰云的“工作台”;

这里,芽嫩、苗青、穗黄的轮回伴随四季的变迁,一茬又一茬丰收的图景被记录进时光;

这里,一代代小麦种子得到培育、改良,“皖宿1510”“皖宿0891”“皖宿0628”……一项项令人欣慰的科研成果,见证了吴兰云专家团队的智慧心血,更成为黄淮南片小麦主产区农业发展的重要“芯片”。

凝神静气寻寻觅觅。

缘起农学院——

青翠的麦苗倾诉心语,丰收的麦芒见证36年汗水的晶莹

“拔节期结束后,小麦就进入孕穗阶段,再过半个月就能抽穗啦……”吴兰云行走田间,不时俯身查看。她偶尔拔起一根麦苗,苗根带出的些许泥土轻轻抖落在裤脚鞋面。不爱红妆、不着华服,吴兰云“沉浸式”投入工作36年,将最美的青春岁月、最年富力强的时光奉献给心爱的小麦育种事业。

时至今日,她仍记得自己初入“农门”的青涩模样。1987年,从安徽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吴兰云被分配到当时的宿县地区农科所,自此与田、地、麦、种结下不解之缘。36年时光流逝,风吹日晒让她的皮肤不再细嫩,双手也满是粗糙的老茧。但每当谈起小麦育种,她总是滔滔不绝、如数家珍,神采飞扬的样子显得那么质朴动人——田野,是“科研大明星”吴兰云最好的舞台。

工作最初的十年,吴兰云主要从事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参与“玉米夏播制种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先后荣获宿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土壤难溶性磷有效性技术研究”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既要完成农作物高产栽培任务,进入小麦新品种选育的起步阶段,还要带领科室人员搞开发……”进入第二个十年,“锤炼式”工作状态突飞猛进地提升了吴兰云的业务素质,为今后承接强度更高、难度更大的工作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午收万“籽”只为一“粒”。

扎根阡陌间——

土地讲述种子的故事,麦田里的足迹串联成一首动人的诗

沿着田间小径慢慢前行,身后的一片青翠便成了最美的背景。在吴兰云的眼中,茁壮成长的麦苗就像自家的孩子:“心里记挂着,总想往田里走。地里站站,摸摸看看,心就安了!”农科院的工作人员都说,吴老师只要不出差、不离开宿州,每天都会下田,风雨无阻。

2022年夏季,吴兰云在田里选种圃选穗,天热出汗随手用袖子抹了一把脸,当时没啥感觉,没想到次日早晨右眼肿成了“桃子”。后来,医生从她的眼里取出一根2厘米左右长的麦芒,确诊视网膜受损,医嘱休息3天。但“皖宿1510”穗行正在决选过程中,吴兰云滴了点眼药水,一直没下“火线”,直到国审结束才安心睡个完整觉。

“有汗我就尽情流。”长期和农业打交道,吴兰云言语朴实、真挚热情。同事说,她只要皱起了眉头,就肯定是在应对工作中的难题。针对国家粮食安全及种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她通过远缘杂交、穿梭育种、南北资源利用等方法,于2021年培育出4个国审小麦新品种——中抗赤霉病“皖宿1510”、抗倒春寒“皖宿0891”、超高产“皖宿0628”、广适“皖宿0313”,以及两个省审小麦新品种优质中强筋“皖宿0838”、高产“皖宿906”。

诸多小麦品种的成功上市,为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2022年,“皖宿1510”在萧县永堌镇窦庄村百亩示范田测产达到883.6公斤/亩,创宿州小麦产量历史新高。2023年,又一个中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皖宿1232”通过国家审定公告,矮秆大穗“皖宿1235”通过安徽省审定,将为科技强农提供优良品种支撑。

科技加持育好粮“芯”。

追梦在“云”端——

倘若田野上空的蓝天有记忆,每朵云都在追随“新农人”的步伐

今年2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来宿督导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工作,吴兰云作宿州小麦长势情况汇报;3月,省委书记韩俊在宿州调研时,亲切鼓励吴兰云用新媒体加强农技科普……“领导的关心、指导是对我极大的鼓励,更是做好今后工作的动力。我将积极借助互联网,‘云上云下’相结合,为广大农民提供更优质的科技培训,选育更适合当地生产的主推品种,为粮食安全作出科研人员应有的贡献!”谈起未来的计划,吴兰云劲头十足。

选育一个小麦新品种,往往需要长时间的探索,“十八年磨一剑”的情况也绝非偶然。吴兰云每年都会做两三百个麦种杂交组合,但最终能够被选中并继续试验的也就一两个。作为拥有扎实理论及实践功底的省级科技特派员,吴兰云积极推广小麦良种良法,带领团队开展苗情调研,进行“小麦高产高效绿色增产模式”“小麦赤霉病防控”等专题讲座,重点推广绿色优良品种应用、农机农艺融合、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多年来,累计培训种粮大户、合作社社员、青年农场主、农民等3万余人次,发放培训材料5万余份;指导50万亩绿色高产创建示范区小麦种植,累计增加效益1.5亿元,技术推广遍及黄淮地区,提高了农民科学种粮水平,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先进个人”“宿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宿州市道德模范”“2023年巾帼建功标兵”“科研标兵”“优秀党务工作者”……获得的荣誉太多,吴兰云自己都记不清了。她说,最幸福的,还是脚踩土地、在田间倾听风吹麦浪的时刻……      记者 关小宇


责任编辑:丁曼

版权所有: 拂晓新闻网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