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让人生的旅途多一份平安”
“心脏骤停的最佳抢救时间为4分钟。在判断当事人无呼吸无反应后,应对其进行心肺复苏,开展心脏除颤急救……”1月6日上午,在宿州火车站候车厅,一堂应急救护培训课正在开讲。10余名客运服务人员、执勤民警现场学习急救本领。
培训课上,来自市红十字会的3名老师分工明确、配合默契,结合假人模具向大家讲解怎么判断当事人意识丧失、呼吸暂停,怎样实施胸外按压,以及如何操作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等急救知识。
和在现场的同事一样,宿州火车站客运值班员周祥坤全程仔细听、认真看。“懂得急救知识,一旦有旅客遇险,就能在最短时间内展开急救,为春运提供安全保障。”只看不练假把式。在实际演练环节,大家积极参与。看着同事们轮番上阵,周祥坤也不甘示弱。“双手掌重叠,十指相扣,掌心翘起……垂直向下按压30次……将电极片贴在胸骨右方、锁骨之下……”按照培训老师的提示,他一遍又一遍演练着心肺复苏法和AED操作流程,不到10分钟,额头就有了一层细密的汗珠。“咱学的可是救命的本事,马虎不得,动作必须准确到位!”周祥坤擦了一把汗,继续演练。
围观的旅客越来越多,大学生周晶莹就是其中之一。她准备去南京游玩,趁着等车间隙,不仅用手机录下了整堂课,还实际操练了一番。“其实心肺复苏和AED并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神秘,只要用心多体会、多练习,关键时刻就能发挥作用。”周晶莹第一时间把自己的感想发在了朋友圈。
急救培训内容丰富多彩,大家学习热情高涨,不知不觉,近一个小时的课程就结束了。有人意犹未尽,希望老师再给自己开“小灶”。
“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近年来,市红十字会积极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演练进车站、机关、社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同时,大力提升公共场所急救设备配备率,在车站、学校等地配备急救箱(包)500余个、AED700余台,确保在突发事件中“救命神器”能及时发挥作用。
“只要大家都参与进来,努力学习和掌握自救互救知识,就能在全社会构筑起守护生命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中心主任秦伟说。 记者 蔡建
责任编辑:丁曼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市安委会召开2023年度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 01-10
-
2杨军赴泗县开展春节前送温暖活动 01-10
-
3王启荣会见安徽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客商 01-10
-
4王启荣赴萧县住村走访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01-07
-
5杨军调研督导疫情防控工作 01-05
-
6市政府召开第25次常务会议 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