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专家下田来“把脉” 小麦“喝”上越冬水
“你们的麦苗长得不错,8条次生根,分蘖也很好,最近多浇浇水,肯定能获大丰收。”小寒时节,埇桥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程立军等农技专家来到杨庄镇杨庄村,对孝国家庭农场的小麦进行冬灌指导,同时为农户小麦叶片发黄等问题“把脉”。
“咱们这儿是沙土地,年前4-6片叶子长势就挺好,可以壮苗越冬。”程立军蹲在田边,随手拔起两棵麦苗,仔细观察次生根、苗叶、分蘖等苗情,并向农场负责人吴孝国指出小麦种植方面存在的问题,“你看,机器撒播的地方生长就比较乱,有的太密有的稀疏,今后再种还是要用条播,这样小麦能长得更好。”
“农技人员经常来我们这儿查看小麦种植情况,提供技术指导,前几天还通知我最近天气暖和可以冬灌了,今天又到现场帮忙看看哪块地需要多浇点水。”吴孝国说,他的家庭农场有六七百亩地,农技人员经常深入田间地头,针对不同苗情和墒情,指导实施镇压、浇水等综合田管作业。
来到林庄村,村民老张家的麦苗发黄,根系生长不良。“专家同志,快帮我看看,都一样种的,我家的麦苗怎么就发黄了呢?”老张焦急地询问。
专家查看了地块,了解耕种情况后,向老张解释:“去年秋冬季降雨偏少,这块地整地质量不好,秸秆还没离田,脚踩上去像踩弹簧一样,镇压力度不够,小麦就容易出问题。你不用太担心,小麦还能救。现在就赶紧浇水,还要多撒点氮肥。”听了专家的建议,老张赶紧拿起手机,联系抽水浇灌的机器设备和购买氮肥等。
据了解,埇桥区去年秋种小麦面积247万亩,目前,一类苗占52%左右、二类苗占44%左右、三类苗占2.5%左右,旱情出现面积3.8万亩。区农业农村局组织200多名基层农技干部到田间地头指导群众抗旱保苗,为小麦丰产打下坚实基础。 记者 赵鹏
责任编辑:丁曼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市领导集中走访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代表 01-11
-
2杨军赴泗县开展春节前送温暖活动 01-10
-
3王启荣会见安徽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客商 01-10
-
4王启荣赴萧县住村走访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01-07
-
5杨军调研督导疫情防控工作 01-05
-
6市政府召开第25次常务会议 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