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3900087   广告热线:3900838
本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7—3909502   举报邮箱:zgfxnews@163.com
,欢迎访问拂晓新闻网
拂晓新闻网  > 要闻  > 正文

关于宿州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2022-12-31 09:33来源:拂晓新闻网--拂晓报作者: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一)促政策落实稳增长,经济运行回稳向上。全市落实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44亿元。举办农机装备、绿色食品、绿色家居等产需对接会,签订1.5亿元供需合同。定期举办企业家沙龙、企业家接待日,累计受理解决企业诉求近350项。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0.6万户,增长10.4%。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70亿元,增长3.6%。

(二)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有效需求累积释放。826个省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50亿元,增长13%;全年累计新开工项目305个,竣工项目110个。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累计发行6批次107.24亿元专项债券,用于支持全市99个项目建设。消费市场稳步恢复回升。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全域旅游扎实推进,接待游客2000万人次。

(三)发展壮大新兴动能,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持续提升。科创能力持续提升,省航空材料重大新兴产业专项验收通过,成功组建省皖北道地药材开发与高值化利用工程研究中心、绿色低碳造纸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质量强市建设成效显著,新增“皖美农品”品牌17个、食安安徽认证11个、安徽省政府质量奖提名奖1个。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42家,累计达220家。夏粮实现“十九连丰”,总产增产近亿斤。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已发展到338家,稳居全省第一。预制菜经营企业超百家、年产值120亿元。

(四)深化宿杭共建合作,开放高地加快构筑。加快推进杭州宿州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前期工作,达成合作共建共识。加强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示范创建,20个创建基地实现总产值45.65亿元。高水平建设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沪苏浙转移产业项目195个、投资规模644.4亿元。全年新签约项目343个、拟投资1322亿元。促成世界制造业大会合作项目42个,总投资额140.9亿元。利用省外资金突破千亿元、增幅全省第一。

(五)推进关键改革破解发展制约,动力活力有效激发。宿州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获“2022年公共服务骏马典范”,宿州市被评为全国政务热线服务质量A级城市。大力培育上市挂牌“雁阵”梯队,全市直接融资132.32亿元。深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全市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达538万亩,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强村达到271个。宿州城市信用状况监测评价排名稳居全国261个地级市前列。

(六)城乡融合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提速提效。“大宿城”战略接续实施,305个城乡建设重点工程完成投资425亿元。灵璧县国家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加快建设,萧县入选首批省级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县。砀山县果蔬食品、萧县功能性新材料、灵璧县机械制造、泗县农机装备、泗县汽车零部件制造等省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加快建设,预计全年产值200亿元,同比增长11%。40个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有序建设,泗县曙光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七)强化环境保护和修复,绿色发展深入推进。PM2.5平均浓度40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77.5%,均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开展河湖管护专项行动,清理河道4680km。入选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全省唯一。新增5条省级幸福河湖。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45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179个黑臭水体治理有序推进。新增人工造林2.57万亩。培育壮大循环经济、清洁能源等绿色新产业、新业态。

(八)兜牢民生保障底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面执行优化防控措施,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城镇新增就业2.7万人。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及时足额向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1720.4万元。棚户区住房改造基本建成2.7万套。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57所、中小学35所。新建、改扩建全民健身场地320个。

二、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建议2023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全员劳动生产率,8.5万元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以上;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左右;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居民消费价格,增长3%左右;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增长0.79%;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1.8个百分点;粮食产量,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地级城市浓度下降比例,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化学需氧量、氨氮、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

实现上述目标,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及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特征和本质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加快建设“一城两区三基地”,奋力冲刺全国百强市,在现代化新宿州建设征程上夺取新胜利。

三、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工作

(一)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创赋能产业升级

加快汇聚创新资源。加快培养引进一批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型企业家和高技能人才,力争省、市级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突破35个。聚焦十大重点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引进投资额大、经济贡献大、科技水平高的项目。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引导和支持人才、资金、专利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方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400家。

完善创新体制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科信贷”“人才贷”等科技金融产品,拓展企业创新资金渠道。围绕县域特色或主导产业,“一县一团”组建全产业链科技特派团。

(二)落实扩大内需行动纲要,全力扩投资促消费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围绕交通能源水利、产业升级、城市建设、农业农村等领域,加强重大综合性基础设施项目谋划。聚焦科技创新、技术改造、绿色低碳等国家和省投资导向,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中央预算内投资等上级政策资金。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加强项目签约、开工、建设、竣工、达产全周期闭环管理,实施省亿元以上重点项目超830个。用好重大项目要素保障机制,加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统筹全市土地综合性开发建设活动,合理确定集中建设区规模,有序编制集中建设区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

加快恢复扩大消费。持续开展“皖美消费·乐享宿州”主题促消费活动。鼓励流通企业开展线上订购等个性化服务。加快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改造提升特色商业街区,繁荣活跃夜间消费市场。大力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

(三)加快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做强做优实体经济

加快一产“两强一增”。鼓励科研人员技术入股、知识产权入股、领办创办企业等,加强农业科技支撑。加快建设种业强市,做大做强种业“宿州芯”。推进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新增10家。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

力促二产“提质扩量增效”。落实“2321”行动和重点产业“链长制”工作方案,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0家。强化数字赋能,实现规上工业企业省级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全覆盖。实施200项重点技改项目和“四化”改造项目。力争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增速和亩均营收增速均达到10%以上。

强化三产“锻长补短”。积极创建砀山县产地型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加快推进黄淮海物流产业园“一港十中心”等重大物流项目建设。大力招引供应链平台公司在宿设立区域总部、集散基地。推动信息服务、科技信息、金融商务、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四)导入长三角资源要素,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持续加强与杭州市交流对接,开展两市互派干部挂职锻炼和选派干部跟班学习,强化项目与资本对接合作,加快医疗教育、文化旅游、人力资源等领域共建共享。深度融入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协同发展,推进落实我市与徐州市全面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顶格推进“双招双引”。落实十大重点产业“双招双引”推进机制,积极争取省对引进100亿级、50亿级重大产业类项目的政策激励。实施全市招商引资“双百”人才培养计划,开展产业链招商、委托招商、商协会招商、基金招商等。实际到位内资增长50%,力争利用省外资金达1500亿元。继续实施“人才归宿”行动。

建强开发区经济发展“主战场”。对标沪苏浙和省内先发地区,一园区一策推动开发区提质扩量增效。围绕制造业5年倍增,精准开展“双招双引”力争各省级开发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不低于20%。

提升外贸外资发展水平。积极参加广交会、消博会等重点展会。加快推进泗县和砀山县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推动埇桥区做好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安徽自贸试验区宿州联动创新区建设。

(五)发挥改革先导作用,激发市场环境活力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擦亮“宿事速办”品牌。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长三角政务服务一体化。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继续做好企业家沙龙、企业家接待日活动。

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力争市场主体新增10万户。新培育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3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5家,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1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家。持续加大信贷投放量。激发企业上市挂牌融资内生动力。推进质量强市战略,力争省政府质量奖实现零突破。

统筹推进关键领域改革。全面实施零基预算改革,按规定程序编制政府年度重点保障事项清单。继续推进跨部门项目资金统筹整合,进一步创新财政支持方式。稳步推进国企改革,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健全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确保城市信用建设水平稳居全国前列。

(六)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更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强化能源、工业、交通、城建等领域控碳。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探索建设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培育壮大循环经济、清洁能源等绿色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系统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协同控制,确保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突出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水”统筹,深化区域流域协同共治。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及整治,强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黑臭水体整治。

全面推进生态修复。因地制宜开展森林抚育和退化林修复。抓好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推动河湖长制常态长治,开展幸福河湖建设项目。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完善生态环境信用评价、环境信息强制性披露等制度。推广“生态美超市”模式,鼓励绿色消费。

(七)提升城镇承载能力,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

科学优化城镇化总体格局。聚焦“一主四星、绿心引领,一轴两带、两翼联动”,构建中心城市引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格局。加快建设皖苏鲁豫交汇区域新兴中心城市,以宿州中心城区为核心和主导,强化以砀山县、萧县、灵璧县、泗县四个县城为主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加快中心城市提级扩能。接续实施“大宿城”战略,推进城市“东进、北扩、南展、西优”,打造符离片区、宿马园区2个城市副中心。加快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善综合立体流通体系。

加快城市更新步伐。结合省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行动,系统集成推进一批项目包建设,以城市更新增量进一步带动有效投资扩量。实施主城区重点工程221项,年度完成投资301.2亿元。有序组织实施城市更新“十大工程”,实施老旧小区改造35个。

提升县域综合实力。加快灵璧县国家级新型城镇化示范县、萧县省级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建设。加快新设街道、村改社区等行政区划调整。打造一批县域百亿产业集群。谋划创建埇桥区种业、灵璧县轴承等省级微型产业集聚区。

(八)突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稳定农业生产供给。认真落实四级“田长制”,新建高标准农田9.6万亩、改造提升28万亩。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多元化开展粮食收购。推动果蔬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创建各级蔬菜、水果标准园各5个。

深化农村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发展村级特色产业,持续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深化“劝耕贷”金融服务模式创新。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守牢守好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加快乡村建设步伐。落实乡村建设行动方案,编制498个村庄规划,打造35个美丽乡村中心村。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和农村饮水安全信息化工程。继续实施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危桥加固安防工程等“四好农村路”建设。

(九)聚焦暖民心惠民生,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继续集中力量实施暖民心行动,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及时启动“惠民菜篮子”运行,及时有效缓解结构性物价上涨给部分困难群众带来的影响。

强化就业优先和提高居民收入。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稳定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争创省级人力资源产业园。严厉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违法犯罪行为。

推进健康宿州建设。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优化调整举措,保障好群众就医用药。加快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启动国家级卫生城市创建。实施跨省异地就医补短板工程。推动分级诊疗,探索医防融合新机制。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体系。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48所。新建、改扩建中小学28所。深入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推行“全民参保计划”,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健全“整户保”与“单人户保”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救助制度体系。建设棚改安置房11983套,基本建成13390套。

牢牢守住安全底线。系统落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1+9+N”方案体系。确保粮食能源安全,做好电力迎峰度夏(冬),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严控新增隐性债务。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体系。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

全面提升社会事业。落实《宿州市实施文明创建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支持泗县争创县级全国文明城市。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完善实施三孩政策配套措施,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责任编辑:丁曼

版权所有: 拂晓新闻网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