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起“安居梦” 共筑“幸福家”
家住埇桥区北关街道的郑利女士这几天特别开心——5月10日,她拿到了位于风华水岸安置区的新房钥匙,这意味着全家即将搬入期待已久的新房。“房屋设计不错,附近有学校有医院,小区景色宜人,还没有进门就能闻到阵阵花香。今后住在这里,想想都高兴!”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保障性安居工程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承载着政府的重托和百姓的期待。今年以来,我市“将心比心”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力破解“上房难”,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将其作为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的重大民生工程,让老百姓切实从中受益。
系统谋划,重要环节“一日一查”。棚改,“改”的是房子,“变”的不光是群众的居住环境,还有城市的面貌和品位,更为城市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市房管中心通过召开主城区棚改项目建设工作会议,紧盯各相关环节衔接,把工作任务分解到各板块,把工作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把工作压力传递到每个人,重要环节做到“一日一查”,确保棚改项目有序推进。
统筹协调,重要事项“一事一议”。紧盯项目开工建设和竣工交付目标等重要事项,精心组织、统筹安排项目资金、土地、征迁等要素,坚持问题导向,有效保障棚改项目顺利实施。加强协调配合,积极与棚改各相关部门、属地镇街加强合作,完善工作推进机制,主动靠前介入,协调水电气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确保小区各项功能齐全完备。
上下贯通,市区两级“一站服务”。集中上房期间,市区两级房管部门组织各单位集中办公,采用 “一站式办理”形式,为群众办理房屋面积差价款清算、财务结算、过渡费发放、安置证办理等业务,让群众能够快速、便捷办理上房入住手续。 在业务大厅通过当日发号,分号段、分批次进行办理,尽量减少人员聚集,并为一些特殊群众预留办理时段和窗口,确保上房结算工作安全、高效、有序地开展。
多措并举,重点领域“一抓到底”。通过出台监督管理相关制度,进一步引导棚改安置房项目规范化、制度化、项目化。对照棚改项目开工三年要竣工目标,对2019年度前开工建设项目,实施红、黄、绿挂牌标注重点调度。按照确定目标,成立工作专班,紧盯时间节点,压实工作责任,全面梳理排查各类“堵点”,真正打通上房“最后一公里”。
市房管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22年,全市棚户区改造计划开工任务14362套,基本建成27093套。截至4月底,已开工13190套,基本建成17058套,开工率91.84%,基本建成率62.96%。其中,市区计划开工任务7014套,已开工5842套,开工率83.29%。“我们将继续通过更加切实有效的举措,不断推动我市棚改项目渡难关、破瓶颈、推进度,把城市‘补丁’建设成为现代化的住宅小区和绿色景观,让城市在拆、改、建中焕发新颜。” 记者 刘金明
责任编辑:丁曼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全市对台工作会议召开 05-19
-
21-4月份宿州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 05-19
-
3杨军主持召开风险隐患排查会议 05-18
-
4宿州市“扫黄打非”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05-18
-
5王启荣会见国家能源集团安徽公司赵世斌一行 05-18
-
6杨军主持召开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 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