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争分夺秒与病毒赛跑
“流行病学调查”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流调人员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在最短的时间内与患者、疑似患者或密接者交流,获取最为详细的信息。参与抗疫工作两年多来,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科科长王鹏每天与病毒比速度,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我们的城市。
2004年,王鹏到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科工作。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作为安徽省预防医学会卫生应急专业委员会委员,王鹏肩负使命,投入防控工作,开展流调溯源工作,排查密接、次密接人员,撰写调查报告。
“大营有人员初筛阳性……”2021年12月的一天,王鹏接到紧急通知,从外省返回埇桥区大营镇的人员有一例初筛阳性。他迅速集结流调队员赶往大营镇,现场调查该人员与哪些人有过接触、去过哪些地点、家人有哪些行动轨迹等等,并根据现场情况给队员分配任务。与密接者联络后排查次密接者,连续熬了两个大夜,终于排查完所有人员,撰写了详细的调查报告,为后续管控密接、次密接者打好了基础。“我们要找到每一位接触者,不能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王鹏说。
王鹏告诉记者,流调工作需要获取的信息非常细致,要和密接者、次密接者沟通,全面了解他们的姓名、年龄、家庭住址、家中常住人口等基本情况,还要掌握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近期接触史等更为详细的信息。因流调轨迹需要追踪14天以来的信息,很多人因为时间长记不清具体去过哪些地方。为了排查细致、无遗漏,王鹏和流调对象面对面交谈,如果遇到不配合的,就耐心“磨”,直到打动对方,获取到最全面的信息。
今年3月,泗县出现阳性病例,市疾控中心迅速吹响集结号,王鹏和20多名流调人员赶赴泗县,现场走访、摸排人员,开展流调工作,连续工作两天一夜。刚刚结束在泗县的工作,紧接着埇桥区出现核酸检测阳性病例,他没有丝毫停歇,马不停蹄赶到埇桥区继续工作。
近期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市疾控中心流调人员分为7组,联合公安、数据部门24小时值班,共同开展流调工作。作为中心流调负责人,即使在休班时间,王鹏只要有时间就到办公室,分析整理流调资料、解答年轻流调员提出的问题并进行工作指导。手机24小时开机已经是王鹏多年来的习惯。他不仅要随时解答县区提出的各种流调溯源问题,还要对中心招聘的新进工作人员和各县区应急队员培训授课,后续通过网络、电话等对县区疾控相关人员开展培训指导。
疫情防控工作中,有许多像王鹏这样的流调员,他们分布在全市各地,大家一起并肩作战,不漏掉任何一个线索,不错过任何一点信息,以点连线,以线织网,共同守护着市民的生命健康安全。记者 庞瑞莲 见习记者 赵鹏
责任编辑:王亚东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宿州市11个项目“云签约” 总投资155.5亿元 05-11
-
2杨军到宿州经开区走访调研联系服务企业 05-10
-
3
-
4宿州市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05-10
-
5王启荣:切实提高服务能力 全力以赴为企业纾困解难 05-10
-
6王启荣接待信访群众 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