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稳住民生这块“压舱石”
权 静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日前,市委书记杨军在全市办理“民生大事、关键小事”工作推进会议上强调,要着力办好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让全市人民共享更多改革发展成果。
每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对老百姓来说,衣食住行的小事,就是居家过日子的大事。它不仅和百姓幸福感息息相关,更是党委政府的施政所在。翻开此次会议上的任务事项清单,目之所及的既有医保政策、教育规划、食品安全这样的民生大事,也有诸如“淮海路上红绿灯设置过于密集”“临街门面房乱泼脏水”等“鸡毛蒜皮”的关键小事。一件件、一项项,都是聚焦民生“小切口”,着眼基层民生急难事,以实际举措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
民生工作离老百姓最近,同老百姓生活最密切。保障民生,根本之要在于扎实推进解决现实问题。要深入了解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堵点,什么事“烦”就列入办理范围,什么事“难”就纳入攻坚范畴,以群众所思所想为出发点,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为评判标准,真正让群众时刻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把民生实事办成“民心工程”。具体来说,就是要坚持靶向施治、挂图作战,围绕乡村振兴、生态环保、营商环境以及就学、就业、就医、养老、安居、出行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下足“绣花”功夫、倾注“工匠”精神,不摆花架子、不做“假盆景”,切实增强精准度和实效性,努力把群众的“问题清单”变成干部的“履职清单”,不断增强群众的满意度。
质胜于华,行胜于言。眼下,乡村振兴的宏图大展、“双招双引”战鼓催征、疫情肆虐之下的就业保障、企业帮扶等等问题都考验着施策智慧和民生工作力度。在这种关键时刻,民生小事也是“国之大事”,更是经济社会行稳致远的重要“压舱石”。因此,广大党员干部更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坚持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善作善成、苦干实干,以作风建设的“小切口”做好民生实事“大文章”,推动民生工作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实实在在让老百姓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责任编辑:丁曼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市委人大工作会议召开 04-20
-
2
-
3“宿杭”对接敲定年度工作路线图 04-20
-
4宿州海关签发200余份RCEP原产地证书 04-20
-
5共同构筑起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 04-15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