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承担着输送血液、营养物质的任务,维持生命活动正常运转。但因疾病、衰老,血管也会老化、变硬。
晨起有3种症状 血管不健康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李立志表示,早晨起来有这3种症状,可能说明你的血管不健康。
手脚麻木 如果早晨起来频繁出现手脚麻木,一定要重视。
脸部水肿 如果不是因为睡前喝了太多水,那么起床后脸部出现水肿,就要排查是不是心脏血管出了问题,是否有心功能不全的问题。
头晕 每天早晨起床后觉得头晕晕乎乎,严重时甚至会感到天旋地转,要缓一阵子才能正常活动。
血管不好 全身遭殃
河北省人民医院老年科主任医师李刚表示,血管一生病,全身都遭殃。
脑血管断流 血脂波动时,脑动脉易出现狭窄、闭塞,可直接截断大脑血流,诱发脑卒中,导致肢体偏瘫、口角歪斜、肢体无力、言语或意识不清等症状。
心血管乏力 血脂、血压忽上忽下,冠状动脉就容易发生硬化,出现弹性下降或狭窄、闭塞,“削减”心肌的血氧供应,使其无力搏动,诱发冠心病等缺血性心脏病。
腿血管“结块” 作为远端血管,下肢静脉的回流难度本就高一些,在血脂、血糖波动的影响下,更易出现狭窄、堵塞。如果堵在深静脉上,可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甚至发展为肺栓塞;如果堵在动脉上,可出现疼麻、发冷、间歇性跛行等症状,严重时腿部组织会坏死。
血管需要食养、动养和医养
食养需要脂肪和碳水 虽然饮食强调限制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但极端低脂、低碳水饮食,甚至“零”摄入的行为反而可能增体脂、升血糖。建议参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要求,保证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并适当多吃富含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优质蛋白等血管“友好”食物。
动养针对不同血管 有氧运动不仅有助于维持健康体重,还能增进心肺功能,加速血流对血管内壁的适度冲刷,保持血管弹性。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身体活动,如快走、骑车、跑步等。心血管疾病患者可选择太极拳、健步走等中低强度运动。
医养要早诊早治 早期血管病通常没有任何症状,早诊早治至关重要。建议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彩超、血常规等检查,以便发现早期异常,尽早干预。如果已经确诊血管疾病,应遵医嘱规律用药“稳住”血压、血糖等指标,并定期监测。
■ 杨惠珺 高少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