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日,欢迎访问拂晓报社数字报刊平台

返回拂晓新闻网    返回数字报首页

03月18日第07版:焦点时评

版权声明:凡来源《拂晓报》数字报纸上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拂晓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需严格注明新闻原始来源及作者名称,否则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老旧小区迎来“逆龄生长”的春天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老旧小区改造成为民生领域的焦点话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明确表示,要把2000年以前建成的城市老旧小区都纳入城市更新的改造范围,因地制宜实施改造,鼓励地方探索居民自主更新改造老旧住宅。这一政策的提出,为老旧小区改造带来了新的机遇。

宿州,这座充满历史底蕴的城市,有不少建成于2000年以前的老旧小区。这些小区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宿州人的回忆,但岁月的侵蚀也让它们光彩不再。小区内的基础设施老化,水电线路杂乱,存在安全隐患;绿化缺失,公共活动空间狭小,居民们缺乏休闲娱乐的场所。老旧小区的现状,与宿州蓬勃发展的城市形象格格不入,也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近年来,我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来抓,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24年,全市共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38个,改造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涉及居民户数2000多户。一批老旧小区经过改造,旧貌换新颜。平坦的路面、粉刷一新的楼体、新增的健身小广场和充电桩等,让居民们切实感受到了“新生活”的喜悦。2025年,我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再对26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在推进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一方面,改造资金的筹集是个难题。老旧小区改造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仅靠政府财政支持远远不够,如何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机制,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另一方面,居民的参与度和意见协调也不容忽视。老旧小区改什么、怎么改,居民最有发言权。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居民需求各异,意见难以统一,以致改造工作推进缓慢。

此次全国两会关于老旧小区改造的政策,为我们破解这些难题提供了思路。鼓励地方探索居民自主更新改造老旧住宅,这就需要进一步激发居民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居民参与改造的积极性。在改造前,通过实地勘察、入户走访、居民议事会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居民意见,让居民真正参与到改造方案的制订中来,实现从“为居民端菜”到“由居民点菜”的转变。同时,积极探索居民出资、社会资本参与、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多元筹资模式,为改造工作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此外,我们还应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地制订改造方案。对于不同类型的老旧小区,制定差异化的改造策略,注重保留小区的历史文化特色,避免千篇一律。在改造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基础设施的更新和完善,还要关注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聚焦“一老一小”,完善无障碍适老化配套设施,增补托育服务设施和儿童活动场地,打造完整社区,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老旧小区改造,改的是环境,暖的是民心。我们应抓住此次政策的东风,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让老旧小区实现“逆龄生长”,让更多的宿州居民在城市发展中收获满满的幸福感,为建设美好宿州添砖加瓦。

■ 曾庆芳

版权所有: 拂晓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180006皖ICP备09024216号-1皖公网安备34130202000028号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

www.zgfxnews.com copyright © 2009 -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