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进园”塑造宿州园林之魂
沱河健康森林公园内,随着步道、滑梯、健身器材的增设,体育文化味更加浓郁;方园里,多组法治主题雕塑、“中华法系渊源”文化斜挡墙的设置,成为法治文化宣传新阵地;奥园中,“生命与运动”“活力无限”“奥运精神”三组运动主题雕塑,彰显着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运动精神……近年来,我市不断探索和尝试推进“文化进园”行动,通过多种表现形式提升公园文化底蕴。清风园、民族公园、迎宾公园等一批以廉政、民族团结、孝文化等为主题的特色公园在宿城相继建成,让文化基因真正融入城市血脉。
规范城市公园命名,拓展文化外延。根据公园的景观风貌、主题内涵、植物特色以及区位特点,为公园赋名,实现公园名称固定化、长久化。记者从市城管局获悉,目前,全市首批命名的公园游园已达40多个,命名方式遵循了审美性、识别性、景观性、特色性以及非雷同性原则,进一步增强了市民对公园的认同感,提高了公园的知名度。
拉长宿州文化链条,涵养文化沃土。名人文化、戏曲文化、红色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城市文化内涵。在公园建设中,市园林管理服务中心突出文化建园理念,加大对地域、历史、文化元素的挖掘,将公园绿地作为传承、保护文化的重要载体。迎宾公园以“孝文化”为主题,通过雕塑、小品、景墙等多种形式呈现“单衣顺母”“鞭打芦花”等孝贤故事,成风化人、凝心聚力。
塑造文化景观符号,突出公园主题。在民族公园、宿州大道公园、沱河景观带、磬云路游园、陈河公园等公园游园内,通过增加花草树木、主题文化雕塑,展示宿州本地文化元素,凸显公园地域化特色。无论是树木花草的布置、乡土景观的运用,还是建筑小品的点缀、造型雕塑的设立,都成为每一个主题公园的文化符号和标志景观,实现“精致、野趣”和谐相融,形成集科普宣传、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文化效应,达到自然美和人文美的有机结合。
运用景观雕塑小品,提升公园品位。小女孩手捧图书、年轻人在跑道上快速前进、女士手提环保袋进行垃圾分类……一块块生动形象的公益广告矗立在公园游园内,倡导文明新风、讲好宿州故事,已经成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结合的城市新地标。为提升公园品位,市园林管理服务中心通过实施“花满宿州”工程和公益广告设置,在城区主要节点游园增加地方文化性景观公益广告和植物绿雕、花境组栽46处,在绿化城市节点的同时,也成为宣传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 汤硕 记者 刘金明
责任编辑:丁曼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第八期宿州市企业家沙龙下午茶活动举行 03-28
-
2宿州市根治欠薪专项行动追发工资1.4亿余元 03-28
-
3关于清明节期间暂停部分祭扫业务的通告 03-27
-
4
-
5郑宏来宿开展“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活动 03-28
-
6王启荣在市交旅集团调研 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