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制定“1+2+N”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
本网讯(记者 范孝东)2月7日上午,全省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大会在合肥召开。当天下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大会召开情况和主要精神,并对新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改进作风的若干举措》等文件进行解读。
如何确保大会作出的“一改两为五做到”安排部署落实到位?省委综合室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我省组织研究制定了“1+2+N”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1”就是省委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改进作风的若干举措》,“2”就是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创建一流营商环境的意见》和《关于促进市场主体提质扩量增效的意见》,“N”就是关于为民为企服务的若干机制,包括建立健全了来信来访、为基层减负、联系服务群众、为企业解难题清单化、闭环式管理等工作机制,以此确保“一改两为五做到”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解决好群众和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抓作风建设是重要突破口。《关于进一步改进作风的若干举措》共有6部分20条举措,分别聚焦政治责任、担当尽责、人民立场、基层减负、清正廉洁、抓实见效等六个方面,就作风建设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突出问题提出了针对性举措。其中,为着力解决面对群众诉求冷硬横推和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等突出问题,《若干举措》提出坚持“一线工作法”,要求省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每半年至少一次到基层现场办公解决问题,省辖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3年内遍访辖区内所有乡镇(街道),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3年内遍访辖区内所有村(社区)。
在创优营商环境方面,省委、省政府研究出台了《关于创建一流营商环境的意见》和《关于促进市场主体提质扩量增效的意见》。《营商环境意见》聚焦关键、突出重点,提出了优化营商环境的正负面清单,要求做到涉企服务“一屏通办”等“十做到”和严禁利用优势地位拖欠企业账款等“十严禁”;《提质扩量增效意见》聚焦“保主体、增主体、活主体、强主体”,全力缓解市场主体现实困难压力、全面稳定市场主体预期,多措并举活跃市场主体,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信访工作是检验干部作风的重要方式。在省领导的示范带动下,2021年12月以来,全省市县党政领导接访下访3583批6435人次,同比分别上升43.2%和19.9%,全省信访总量下降8.9%。“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进行交办,从受理、办理、答复、送达、评价、督办、结案等环节形成工作闭环。”省信访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将做好公开接访“后半篇”文章,采取清单化、闭环式工作机制,扎实推动问题解决。
责任编辑:丁曼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第八期宿州市企业家沙龙下午茶活动举行 03-28
-
2宿州市根治欠薪专项行动追发工资1.4亿余元 03-28
-
3关于清明节期间暂停部分祭扫业务的通告 03-27
-
4
-
5郑宏来宿开展“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活动 03-28
-
6王启荣在市交旅集团调研 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