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3900087   广告热线:3900838
本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7—3909502   举报邮箱:zgfxnews@163.com
,欢迎访问拂晓新闻网

气象更新

2025-03-19 16:43来源:拂晓新闻网--拂晓报作者:

餐桌上放着一盘精巧的红芋糕点,恍惚间竟与童年灶台上暗色的红芋馍馍重叠——谁能料到,当年的救命粮,如今却成了城里人追捧的养生佳品。红芋,是皖北人对“红薯”满怀感恩之情的爱称。“红芋饭,红芋馍,离了红芋不能活”,这句顺口溜如一枚锈迹斑驳的钥匙,轻轻一转,便打开了尘封四十多年的记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淮北平原的炊烟里总飘着红芋的焦香。小麦亩产不过三百斤的贫瘠土地,却能在秋季捧出小山般的红芋堆。农人们用皲裂的双手将薯块切成薄片,白花花地铺满田野,像给大地披上素缟。我最怕深秋的雨,多少次在睡梦中被父母推醒,跌跌撞撞冲进夜色。田埂间人影攒动,手电筒的光柱在乌云下乱晃,很多家庭早就过来抢收红芋片了。即使这样,每年仍会因天气预报时效短、预报不准,造成大量红芋片因淋雨而霉变、烂掉,只好将其贱卖到县里的酒厂换些油盐钱。记不清哪一年了,秋雨格外漫长,村东头的本家大爷瘫坐在田头,望着自家田里快要霉烂的红芋片嚎啕。广播里的天气预报夹杂着刺啦刺啦的杂音,仿佛要把叹息钉进每个佝偻的脊背。填报中专志愿那天,我在“南昌气象学校”四个字上重重画圈,笔尖几乎戳破纸张。

初到气象站工作时,干湿球温度表的玻璃管总让我想起当年翻动红芋片的竹竿。每次观测都不敢大意——就怕把压、温、湿、风等气象要素某个数值误读,影响到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如今,多要素自动气象站如蒲公英散落在田间、山野,可以不间断地采集、上传数据;天气雷达犹如鹰眼,对所辖区域时刻保持着高度警惕;气象卫星高悬苍穹,密切关注着地球上的云生云消、槽来脊往。对外发布气象预报预警信息,除常规的广播电视手段外,手机短信、微信、微博、抖音、快手、QQ、闪信等新媒体以其方便快捷的特点,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当气象台发布橙色及以上高级别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时,应急广播系统会自动启动,所在区域的每位群众都能收听到。2024年“贝碧嘉”台风影响那晚,雷达回波图上那狰狞的红色让我彻夜未眠,当预报预警信息通过多种媒体形式传到千家万户时,忽然想起当年乡亲们抢收红芋片时佝偻的背影。

暮色中,我抚摸着气象台退役的老式气压表,金属的凉意渗入掌心。而今,再不必冒雨抢收红芋片了,那些与红芋相伴的岁月,早已化作天穹之下密布的传感网络,化作预报预警短信里跳动的警示字符,化作托起人间冷暖的气象图谱。

■ 刘升

版权所有: 拂晓新闻网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