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3900087   广告热线:3900838
本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7—3909502   举报邮箱:zgfxnews@163.com
,欢迎访问拂晓新闻网
拂晓新闻网  > 拂晓新闻网  > 综合  > 泗县  > 正文

菌菇飘香产业兴

——泗县推动食用菌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2025-03-19 16:40来源:拂晓新闻网--拂晓报作者:

春日暖阳,走进泗县屏山镇安徽省长灵食用菌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种植车间,一簇簇双孢菇层层叠叠,从培养基中探出脑袋。“我们的双孢菇都是当天采摘,次日就能送达长三角地区的商超和生鲜平台。”公司负责人孙孙介绍道。

作为皖北地区的食用菌产业大县,近年来,泗县以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园为抓手,聚焦融入长三角大市场,全年食用菌总产量1.77万吨,产值1.65亿元,带动2400余名农户增收,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然而,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隐忧逐渐显现。泗县菌菇企业多以鲜菇初级销售为主,精深加工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抗风险能力不足。为此,泗县正通过“强链补链”工程,推动菌种研发、标准化生产、品牌打造、电商营销全链条升级,探索从“产量大县”向“价值强县”的转型之路。

多菌齐种,驱动产业模式迭代

泗县食用菌种植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90年代,早期以农户分散种植平菇为主,技术粗放、效益低下。2014年8月,泗县草沟镇村民汪夫利返乡创业,筹集300万元资金,在当地流转了上百亩土地,创立“汪夫利家庭农场”,依托“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开启规模化种植时代。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农场已拥有蘑菇大棚40座,年产优质蘑菇72万斤,产值近300万元。

泗县是粮食生产大县和畜禽养殖大县,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充足,为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供给。近年来,该县看好食用菌产业广阔的市场前景,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秸秆资源,积极争取“食用菌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补贴”,整合各类扶贫以及涉农资金,采取“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食用菌种植。

2016年,泗县将食用菌列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规划建设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出“菌棒补贴”“设施农业奖补”等政策。短短几年的时间,当地涌现出安徽省长灵食用菌有限公司、泗县汪夫利家庭农场、泗县虹乡食用菌有限公司、安徽众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泗县福玲食用菌培育有限公司等五个初具规模的食用菌种植基地。

“过去农户单打独斗,现在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模式,统一技术、统一品牌、统一销售,亩均收益提高三倍。”泗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全县已建成食用菌栽培大棚1800亩,食用菌种植主体也从单一平菇种植发展为平菇、双孢菇、草菇、香菇、大球盖菇等多品种种植,食用菌产业逐渐成为泗县特色主导产业。

科技破局,激活“一菇多吃”潜能

“鲜菇市场趋于饱和,价格波动频繁,必须向深加工要效益。”泗县食用菌产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此,当地企业各显其能,泗县食用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不断提升香菇产品附加值,研发“香菇调味品”“香菇面条”“香菇酱”“香菇脆片”等系列食品,构建食用菌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新格局。屏山镇大李村食用菌产业基地则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通过购买专业设备,将双孢菇烘干后,作为罐头的原料销往福建等地,不但解决了销售难题,也满足了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技术创新同样渗透到生产端。在长灵食用菌有限公司的智慧菇房内,生产采用互联网农业大数据技术、智能温室控制系统、水肥一体化、自动喷淋系统、自动外遮阳系统、自动降温系统等。有了高科技的加持,公司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生产的菌菇产品销售至南京、上海等大城市,年利用秸秆达720吨,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

突破瓶颈,打造区域品牌价值

为突破技术瓶颈,泗县深化与科研院所合作,依托泗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同步规划建设食用菌研发制种中心,引进制种、研发企业入驻,加强食用菌资源、栽培、加工、检测、标准等研究与产业化示范,补齐制种短板,逐步实现菌种制种本土化。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食用菌全产业链发展,加快完成县组培中心和食用菌研发中心建设,培育更多规上企业,推动即食食品、药用提取、菌旅融合等新业态发展。”泗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如今,泗县食用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已与美团、拼多多、盒马鲜生、家乐福、沃尔玛等平台合作,年香菇销售量约5000吨。安徽省长灵食用菌有限公司等采取与国内大型外贸公司合作,所产食用菌全部订单销售,实现产品即产即销。■ 通讯员 王宝林

版权所有: 拂晓新闻网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