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3900087   广告热线:3900838
本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7—3909502   举报邮箱:zgfxnews@163.com
,欢迎访问拂晓新闻网

紫芦湖上的田园诗

2025-02-21 16:35来源:拂晓新闻网--拂晓报作者:

大约十年前,紫芦湖农场向外出租小块农田,我有幸得到一块。虽仅五十平方米,但在工作之余,自耕消闲,倒也悠然自得。这块小小的田地,成了我与自然对话的窗口,也成了我短暂离开喧嚣城市的避风港。

我在市农委工作多年,朝夕与农业为伴,春耕夏种秋收冬藏的理论知识还算熟悉,朋友们常调侃我为“农业专家”,而我心里清楚,自己不过是纸上谈兵。想我从小生活在宿城,上中学那阵子,每年午收,学校都要组织学生到乡下帮助老乡收麦子,一干就是十多天,割麦、捆麦、打场都会。农业生产看得多,接触得多,自然知道一点。参加工作后,了解农村的机会多了,每到小麦收割时总要去老汪湖转一圈,只要这里的小麦收完,全市也就基本净湖了。但大多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知与行”之间隔着无数空白,只有亲自动手,才能真正体会到种庄稼的细节、艰辛与乐趣。

松土整地看似简单,实则大有学问。刨多深,怎么整,栽种的品种不同,要求也有差异。种蔬菜要深松,既保墒保水又透气;栽植山芋则要起垄,以便排水和块茎生长。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用心琢磨,稍有疏忽,便会影响作物的生长。

接下来便是施肥、选种、栽培、浇水、锄草、搭架、管护。每一道工序都需精心打理,好在有农场李师傅的悉心指导,才使我的作物生机勃勃。李师傅是位经验丰富的老农,他总说:“种地如养孩子,得用心有耐心。”在他的指导下,我逐渐掌握了耕作的简单技巧,也体会到了种地的乐趣。

收获的时候可谓喜忧参半。看着自己辛勤种植的茄子、辣椒、豆角、西红柿茁壮成长,心中荡漾着欣喜与满足;而当你走到菜园,发现成熟的果实被别人摘了,心中难免有些沮丧。可此时,几个朋友打来电话,笑逐颜开地说:“你种的茄子、豆角真不错,摘点尝尝!”我又转怒为喜。毕竟,几个月的劳作,过程才是重要的。果实被好友分享,也是一种快乐。

晨光熹微,风飘吹衣,肩扛铁锨漫步田埂,不亦快哉;告别喧嚣,忘情田园,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不亦快哉;携妻儿田间劳作,锄草翻秧,尽享天伦,不亦快哉;躬耕紫芦,自种自采,或采别人或为别人采,笑而哂之,不亦快哉;回归自然,天人合一,你装饰了风景,风景装饰了别人的梦,不亦快哉。

在这片小小的田地里,我找到了久违的宁静与满足。每一次弯腰松土,每一次挥汗锄草,都是与自然的亲密接触。泥土的芬芳,作物的生长,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律动。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工作的压力,只有纯粹的劳动与收获的喜悦。紫芦湖农场的这片田地,不仅是我耕作的乐园,也是我心灵的栖息地。在这里我重新认识了自然,也重新认识了自己。或许,这就是田园生活的魅力——它让我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净土,回归自然,回归本真。

自耕自种,自得其乐。这片小小的田地,不仅种出了蔬菜,也种出了生活的诗意。

□张德平

版权所有: 拂晓新闻网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