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守护与创新中传承节日文化
曾庆芳
春节年年过,今年大不同。作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乙巳年的春节“年味”浓度爆表,体验地方年俗、关注非遗活动成为节庆的一大看点。
这个春节,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文博场馆人气爆棚,甚至一票难求;古城、老街、灯会人潮涌动,传统文化游、非遗游的热度“燃爆”;庙会、英歌舞、打铁花等非遗民俗活动以及各类非遗手工技艺等体验活动成为文旅消费新热点。
这个春节,各地纷纷深挖本土传统文化精髓,探索自己的“流量密码”。在宿州,非遗元素的融入为传统节日增添了新的色彩,埇桥马戏、砀山年画、萧县剪纸、灵璧钟馗画、泗州戏,不仅营造了欢乐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更让这个春节多了一份深厚的文化内涵。
春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农耕文明的智慧与生活哲学,传递着辞旧迎新、祭祖祈福、团圆和睦的精神。在不断变迁的岁月中,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宛如心灵的灯塔,引领我们在繁忙生活中找到宁静与温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在传承弘扬春节等传统节日背后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坚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的原则。通过多种形式,如学校教育、民间活动等,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民间乃至各个角落都能得到有效的传播和继承。同时,也要充分利用科技创新手段,如智能化、数字化技术,为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通过巧妙地将新技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出更具时代特色的文化产品,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迸发出新的光彩。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我们肩负着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不仅需要守护好文化的根基,更要推动其创新发展,让中华文化在年俗活动中传承赓续,让古老文脉在烟火升腾中生发绵延。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王启荣督导调研重点项目建设和企业复工复产 02-08
-
22024年宿州市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逾10亿元 02-06
-
32024年宿州经济运行总体回稳向好 02-05
-
4市委市政府举行2025年春节团拜会 01-27
-
5杨军督导春节假期安全生产工作 01-27
-
6笃行实干勇担当 锚定目标争一流 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