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头刀韭”
初春的菜园,还没被绿色覆盖,头茬韭菜却已生鲜蓬勃起来。头茬韭俗称“头刀韭”,剪“韭”的过程,就是细细体味春意的过程。
你看,经冬凋萎,这韭是那么新鲜;而春,也是从头到脚新崭崭。风呢,此时利爪已磨钝,变得水一样温柔;阳光拂面,和和暖暖像母亲的手;老葱、新韭在宜人的风日里,分秒生发,尖尖的芽子,似要昂昂然趁着春光大干一场。
我似乎看到,地下的韭根儿蓄够了营养,铆足了劲头儿,又喝足了春水儿。韭芽,就是它们满力释放的生机。韭芽好似见风长,“唰唰唰”,三两天窜出一拃多,窄窄长长像微型的刀剑。它们叶尖儿绛红,根茎紫红,很媚,很妖,很老道;触手却是鲜灵灵,肉嘟嘟,滑腻腻。那感觉如触摸人的肌肤,满满胶原蛋白的脸。尤其是雨水过后,新韭沾染雨的韵、光的芒儿、水的亮儿、露的影儿,真是沾露滴汁儿、生鲜蓬勃。
到菜园,不急着下垄子,先在畦头坐坐,四下里瞭几眼:天空蓝得没边沿儿,白云浮在远远山尖儿上;四下里非常静,风穿过篱笆的哨音,蜜蜂振翅的微声都能听到。风中韭菜,端秀娟娟,那摇曳起伏的舞姿还未看够,微微的韭香已然散溢出来。闻着这馥郁的植物之香,悠然想到,这一年才刚刚开头,未来会有很多个鲜活风日,风风雨雨都将是时光的礼物啊。
一时,心里生出好好对待每一个日子的决心。
是的,大地把春天领到人间,那最先感知温度变化的,定是眠宿在地下的宿根和种子。它们静静等候着,地温一变便敏锐地捕捉到了。借着风的牵引,拱出地面;再不断地往上窜一窜、蹦一蹦。四下里地面上,白蒿、二月兰、七七芽、羊蹄甲、车前草……东一片,西一片,左一片,右一片。野绿虽未成大气候,倒也布好了局。一小块一小块先画在那儿,等着春光细细描绘。
在这些春芽里,韭是多么出挑儿啊。亭亭的,娟娟的,简直不像草本的蔬菜,而是一群从时间紧箍的怀抱里挣脱而出的绿精灵。
不远处,有人打开栅栏门,走进了自家菜园。
开始行动吧,我一手抚韭,一手握剪,“嚓嚓嚓”,微声辣气里,一把韭菜握在了手。忽然想起俗语:“头刀韭,谢花藕,新娶的媳妇,黄瓜纽”,头刀韭这个鲜哟,鲜得泼泼辣辣、嫩嫩生生、明明白白。
“咕嘟嘟、咕嘟嘟”,鸟鸣从菜园南边的河道里传来,第一声还没完,第二声就接续而至,仿佛和缓的波浪徐徐涌来,沉郁而有立体感。这不是老斑鸠吗?它外貌灰扑扑,就像乡村老头儿似的。然而,中气十足的鸣唱,让你觉得它是穿着燕尾服的帕瓦罗蒂,于演唱之前,抚抚胸腹,深深呼吸,庄严上场,对歌唱充满恭敬之意;关键是,文艺范儿十足啊。
其实,早春的万物都有文艺范儿,春韭更不例外。它们像书家执笔搦管一撇一捺、浓墨重彩绘下了一笔“蚕头”;也像作家笔下一篇珠玉文章的开首。滋味么,你说肥腻也好,鲜嫩也好,说荤也好,素也好,总之都是攒足了情味,且一味成鲜。丰腴的饱满,让你对时光信心满满。
一边剪,一边想想这、想想那,一会儿就剪满了篮子。
退出菜园,扣上柴扉,拎一篮春韭往回走;微风拂动衣襟,飘然似要掩住篮中韭菜。怎么能掩得住?辛辣的韭香在春风里流转。韭菜茬口处,正渗出辣辣汁液;汁液滴落,晶莹剔透。凸透镜般的韭露里,映出一个裂变中的春天,那么明媚,那么清秀,那么舒展,简直令人销魂连连。
□米丽宏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把脉”风雨为民生 02-21
-
22024年宿州市进出口总值65.6亿元 02-14
-
3向“新”出发 以“质”致远 02-13
-
42024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2% 02-13
-
5在守护与创新中传承节日文化 02-10
-
6宿州市持续深化用水权改革 激活“每一滴水” 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