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县人民法院构筑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铜墙铁壁”
拂晓新闻网--拂晓报讯(记者 付雪芹)去年以来,砀山县人民法院以审判为中心,前置“警示+预防”审前防御机制,后置“帮教+救助”判后保护机制,同时依托“梨花少年”普法品牌全面加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工作,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构筑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铜墙铁壁”。
立足审判,织密保护网。健全少年审判体制机制,确立以少年法庭为依托,以民一庭、审管办、立案庭、政治部、综合办公室等多个部门为抓手的“1+N”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办理模式,在案件审理过程中,综合运用社会观护、心理疏导、司法救助、诉讼教育引导等制度,依法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充分体现司法的人文关怀,始终保持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高压态势。坚持惩教结合,依法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开展审前调查、庭审帮教、判后回访,挽救迷途少年,矫治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最大限度预防未成年人再犯罪,帮助未成年罪犯悔过自新、重返社会。贯彻落实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对犯罪时不满18周岁,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以及免予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予以封存。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办理查询工作,保障未成年罪犯顺利“无痕”回归社会。
延伸职能,筑牢保护线。加强对涉未成年人案件特点和规律的分析研判,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司法建议发送及后续反馈和推动落实工作,修补未成年人保护在社会各领域的薄弱环节,充分发挥司法建议“抓前端、治未病”功能,促进司法建议“质、量、效”同步提升。筑牢家庭教育第一道防线,建设好、利用好家庭教育指导站,积极发挥监督、引导功能,加强对未成年人成长情况的了解和关注。在抚养探望类家事案件中引入专业调解力量,依法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积极加强对于家事纠纷的调解,全面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全国妇联发布的《关于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意见》,在诉前调解、案件审理、判后回访等各个环节,通过法庭教育、释法说理、现场辅导、网络辅导、心理干预、制发家庭教育责任告知书等多种形式开展家庭教育指导,2024年发放家庭教育指导令6份。
综合施策,构筑保护墙。健全完善庭前—庭中—庭后帮教机制,将法治教育、心理疏导、人文关怀贯穿到审判全过程,2024年开展帮教回访未成年人14次,最大限度矫治、挽救未成年人。加强协同联动,主动与县关工委、妇联、团县委、教体局等部门对接联系,加强协作配合,参与综合治理,形成工作合力。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为学校提供“定制式”“菜单式”法治教育服务,定期为学生、教师和家长开设“法治讲堂”。擦亮擦新“梨花少年”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品牌,组织中小学生到法院开展“体验式”“互动式”“沉浸式”法治宣传活动。开展“法治游园”活动,以法院开放日、专题讲座、普法小剧场、模拟法庭、法治云课堂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全面加强中小学生的法治启蒙和法律常识教育。2024年,共开展各类活动26场次,覆盖未成年人3000余人,切实为未成年人撑起一片法治蓝天。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把脉”风雨为民生 02-21
-
22024年宿州市进出口总值65.6亿元 02-14
-
3向“新”出发 以“质”致远 02-13
-
42024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2% 02-13
-
5在守护与创新中传承节日文化 02-10
-
6宿州市持续深化用水权改革 激活“每一滴水” 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