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工厂”激活“富能量”
“我们厂主要生产小型电感圈,共12名工人,一天的产量两大箱,加工好了,直接打包发往徐州,没有污染,任务不紧不重,工人们按天结算,平均每天能挣上百元……”近日,走进萧县龙河街道城北社区的鑫宏电子厂,老板刘星一边装货物箱,一边介绍。
没有多大的生产车间,也不需要很多的技术含量和工人,直接将外地大工厂的部分生产任务承包下来,利用自家或亲戚闲置的房子办个像鑫宏电子厂这样的“微工厂”,目前在萧县城乡很常见。据萧县市场监督局统计,2022年至今,全县新增注册“微工厂”(不含食品加工和医药类)2223家,其中个体工商户1549家,公司674家。正是这些“微工厂”,让万千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真正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
走进距离鑫宏电子厂不远的畅鑫服装有限公司厂房,一排排机器正加速运转,工人们分工明确,很快便将一套套接近成品的服装打包装箱,发往上海合作对接的大厂,接受进一步加工和标签添加,最后销往全国各地。
“以前要兼顾家里、地里不敢外出打工,只能靠老公在外打工挣钱,现在小区到处都有‘微工厂’,可以随干随歇,既方便照看老人、小孩,又能为家里增加一份收入,这里按件计算,多劳多得,一个月轻轻松松能挣3500多块钱。”家住公司附近的工人樊娟说。
“我这个厂房原来是个饭店,老板不干后这里就一直闲着。我回老家,看到咱萧县的营商环境很好,就利用原先在城市打工时和老板的关系,揽下了一部分活儿,租了这套房子开了这家公司,招了50多名工人,年销售额能达到400万元。”公司老板刘善平说。
近年来,萧县大力实施“创业筑巢工程”,积极优化营商环境,完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社会保障等政策,加强对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吸引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和退役军人等人员返乡入乡创业,着力以创业带动就业,成功吸引一批批企业和人才回流乡村。这些“微工厂”如同点点繁星散落在城乡的各个角落,不仅盘活各地的闲置资源,还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拂晓报通讯员 张祖北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引来“源头活水” 激发澎湃动能 02-19
-
2向“新”出发 以“质”致远 02-13
-
32024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2% 02-13
-
4在守护与创新中传承节日文化 02-10
-
5宿州市持续深化用水权改革 激活“每一滴水” 02-08
-
62024年宿州市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逾10亿元 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