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摆柳
春天是萌动的季节,充满勃勃生机,一个“动”字点燃了生命的热情。常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大地经过漫长的冬季,藏之又藏的生命沉沉睡去,安静的一梦中。春天是个苏醒的季节。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四季之轮回,无休止地推演,在我们寻常的社会生活中,该热就热,该冷就冷,顺理成章,天地轰轰烈烈的转换中依然故我。夏天太热,冬天寒冷,不冷不热的秋天,虽是成熟的季节,令人喜悦,北风一吹,黄叶满地,顿然充满肃杀之气。这个春天,阳光明媚,轻风和煦,吹拂着山川河流,天空湛蓝,迎着太阳,地气明晃晃地晃动着身影蒸蒸日上;大雁高高地飞翔,迟缓中扇动着翅膀,咿呀吟哦,化解着重逢的亲切,俯视连绵起伏的山峦,袅袅鹅黄的岸柳,小燕子掠过的水面,微波涟漪间,轻舒漫展,越发飘逸灵动起来。
南宋诗人慧开有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安顿心灵,是好诗。四季仿佛不慌不忙地走来,心境本该如此,人生固然。冷热之间,又不得不对春天充满期待、迷恋,顺着这个惯性,日月似乎加快了脚步,瞬间白了少年头。
谁能脱得了干系?
李清照的“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梅花于严寒中绽放,说是春心动,“动”得将就,“动”得牵强,毕竟离春还远,又说梅雪争春,争得艰难,梅的季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真正春心动的是柳,一句:五九六九春风摆柳,令人向往。大梦初开,睡眼惺忪,岸柳“万条垂下绿丝绦”,一个“垂”字安静下来,一个“摆”字飘舞摇曳,散发着适意、缠绵缱绻、柔韧温婉、迷离之致。
柳,无处不在。一枚柳絮,随风飘飞,任凭你天涯海角,高山大壑,或大漠千里,落地生根,不是地也能生根,月牙泉边的明代老柳……
说起柳,不依不饶,“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陶渊明爱柳、种柳、说柳,榆柳荫后檐。高柳萧萧,自号“五柳先生”,人是柳、柳是人。
送别折柳,成为与故乡故人深情厚谊的不朽主题。一说柳,想到家乡,觉得它是家乡的柳,想到家乡的人,更是埋在心灵深处的一缕无限情谊。“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家乡对出门在外的人怀有万千牵挂,在不忍、无奈、不舍中追问,放不下也得放下,渐行渐远的身影用柳替代,远行的人不远;远行的人想到柳、看到柳,亲近中家乡在怀。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听到笛声,想到杨柳,家乡的杨柳真是遥远,望眼欲穿……
刘禹锡的一句“唯有垂杨管别离”,一语垂杨道尽了人间彼此情深。
我在画集《平沙落雁》序中有:断肠处,岁月无情亦有情,欣遇,柳色青,追寻雁影……
岁月匆匆逝去,肝肠欲断,谁能挽留得住岁月?人生有千般情谊、万种美好,一句“柳色青”,活色生香,追加了生命的真诚,成就了存在的重量。
五九六九春风摆柳,成为人间之大关节、天地之大关节。
早几年一首《忆少年时送友人远行》,弱冠时节旧渡头,春风不忍看登楼。去人持柳一帆尽,千种相思寄远舟。
□祖爱民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杨军率宿州市代表团赴奇瑞集团及海螺集团考察 02-14
-
2向“新”出发 以“质”致远 02-13
-
32024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2% 02-13
-
4在守护与创新中传承节日文化 02-10
-
5宿州市持续深化用水权改革 激活“每一滴水” 02-08
-
62024年宿州市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逾10亿元 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