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屏山镇老山村:农文旅融合建设和美乡村
图为记者航拍的老山村。 记者 蒋帮煜 摄
沐浴着冬日暖阳,行走在泗县屏山镇老山村,只见干净整洁的乡间道路、错落有致的农家庭院、和谐淳朴的乡风民情、独具特色的文化公园……一幅幅欣欣向荣的和美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老山村因蟠龙山得名,俗称“老山”。近年来,老山村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抓手,以和美乡村建设为契机,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不断整合农业资源、挖掘文化内涵、发展乡村旅游,走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先后荣获“国家最美乡村”“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地质文化村”等荣誉称号,2023年入选全国春季“村晚”示范村。
数字赋能
乡村治理变“智”理
“以前反映问题不知道啥时候能解决,现在有了这个‘随手拍’,可以实时看到自己反馈问题的处理情况,真是太方便了!”说起钉钉小程序“数字乡村管理平台”,住在老山村的村民张伟深有感触。
今年7月,受连续降雨影响,老山村部分农田出现积水问题,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张伟发现后,拍照上传到数字乡村管理平台上。村干部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察看现场,确认情况属实后,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同时,组织网格员对全村地块进行排查,统计农田积水面积和情况,摸清底数,精准施策,科学做好农田积水排涝工作,最大程度帮助村民恢复农业生产,并在事后进行跟踪反馈,便捷、快速、精准的服务让村民们连连称赞。
“在钉钉上,村民不受限制,可以对村里的各项工作提出意见、建议,让基层党组织随时随地知道群众所急、所需,更好改进、优化各项工作,更好服务于群众。”老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赵善乐对记者说,“利用‘钉钉群’,人人都是网格员,可以提供‘最直接的民情’,解决了以往村民遇到问题,只能向村干部或网格员反映的局限性,同时也让村干部更及时、更全面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据悉,老山村围绕乡村治理主要任务,将平安乡村、农村综合治理、信访化解、自治智能化数据分析、法治宣传、德治议事机构平台进行融合,搭建数字乡村管理平台,与基层网格包保相结合,建立“村-组-户-村民”模式的在线居民通讯录,解决基层人口管理难题。目前,该村钉钉全员群通讯录人数已达1179户2922人,户激活率超过59%。
“我们利用数字信息技术赋能乡村治理,传达政策、直视民情。下一步,我们将不断探索、创新群众诉求办理新模式,通过数字乡村线上互动、线下参与、群众自治、共建共享等方式,让广大群众成为基层治理的参与者、维护者和受惠者,切切实实让‘数字乡村’在老山村落地生花。”赵善乐说。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生命相“髓” 为爱加“宿” 12-27
-
21-11月全市进出口总值58.5亿元 12-24
-
3王启荣调研医疗卫生项目建设工作 12-24
-
4元旦、春节期间宿州再拎“惠民菜篮子” 12-23
-
5宿州市“晒”出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成绩单” 12-23
-
6中国国际商会宿州商会第二届会员大会召开 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