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屏山镇老山村:农文旅融合建设和美乡村
图为记者航拍的老山村。 记者 蒋帮煜 摄
沐浴着冬日暖阳,行走在泗县屏山镇老山村,只见干净整洁的乡间道路、错落有致的农家庭院、和谐淳朴的乡风民情、独具特色的文化公园……一幅幅欣欣向荣的和美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老山村因蟠龙山得名,俗称“老山”。近年来,老山村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抓手,以和美乡村建设为契机,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不断整合农业资源、挖掘文化内涵、发展乡村旅游,走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先后荣获“国家最美乡村”“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地质文化村”等荣誉称号,2023年入选全国春季“村晚”示范村。
数字赋能
乡村治理变“智”理
“以前反映问题不知道啥时候能解决,现在有了这个‘随手拍’,可以实时看到自己反馈问题的处理情况,真是太方便了!”说起钉钉小程序“数字乡村管理平台”,住在老山村的村民张伟深有感触。
今年7月,受连续降雨影响,老山村部分农田出现积水问题,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张伟发现后,拍照上传到数字乡村管理平台上。村干部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察看现场,确认情况属实后,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同时,组织网格员对全村地块进行排查,统计农田积水面积和情况,摸清底数,精准施策,科学做好农田积水排涝工作,最大程度帮助村民恢复农业生产,并在事后进行跟踪反馈,便捷、快速、精准的服务让村民们连连称赞。
“在钉钉上,村民不受限制,可以对村里的各项工作提出意见、建议,让基层党组织随时随地知道群众所急、所需,更好改进、优化各项工作,更好服务于群众。”老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赵善乐对记者说,“利用‘钉钉群’,人人都是网格员,可以提供‘最直接的民情’,解决了以往村民遇到问题,只能向村干部或网格员反映的局限性,同时也让村干部更及时、更全面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据悉,老山村围绕乡村治理主要任务,将平安乡村、农村综合治理、信访化解、自治智能化数据分析、法治宣传、德治议事机构平台进行融合,搭建数字乡村管理平台,与基层网格包保相结合,建立“村-组-户-村民”模式的在线居民通讯录,解决基层人口管理难题。目前,该村钉钉全员群通讯录人数已达1179户2922人,户激活率超过59%。
“我们利用数字信息技术赋能乡村治理,传达政策、直视民情。下一步,我们将不断探索、创新群众诉求办理新模式,通过数字乡村线上互动、线下参与、群众自治、共建共享等方式,让广大群众成为基层治理的参与者、维护者和受惠者,切切实实让‘数字乡村’在老山村落地生花。”赵善乐说。
文旅融合
激活发展新动能
漫步在老山村奇石地质文化公园,只见石海异景,野趣天成。一块块奇石经过岁月的精心雕琢,转化为一幅幅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观画卷。公园内绿树成荫,一块块形态各异的奇石仿佛在诉说着地质的变迁,吸引着游客们驻足观赏、拍照留念。
“我们老山村最大的特点就是奇石众多。”赵善乐介绍,为了更好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老山村以体验奇石遗址文化为主题,以矿山生态修复为主导,以老山流域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奇石文化为背景,以采石坑的原址原貌为主要特色,巧妙运用奇石、采石坑地貌等自然元素,建设了奇石地质文化公园,打造集遗址公园、文化公园、郊野公园及生态环境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文化主题旅游目的地,充分展现自然生态、人文景观和现代气息深度融合的丰富底蕴。
近年来,老山村凭借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及优越的地理条件,立足区位、交通、资源、文化等优势和功能定位,结合以蟠龙山为首的九座山、灵璧奇石、水库等自然资源以及蟠龙山历史文化、洼张山秦汉古墓文化、秦集圩古村落文化,依托新型特色蔬果采摘园、农家乐等农业产业活动优势,每年举办乡村旅游文化节、初九老山庙会、蟠龙山美食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游客50多万人次到村旅游观光,形成特色鲜明、享有一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乡村旅游品牌。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我们将持续提升乡村旅游建设的品质与文化内涵,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深化产业融合,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以乡村体验为特色,让历史文化资源‘活起来’、特色农特产品‘火起来’,进一步丰富旅游内涵,延伸产业链条,打造高品质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推动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持续增收。”赵善乐表示。
精品打造
全域提升促和美
“妈妈,太好玩了,我还想再玩一次!”近日,在老山村龙凤乐园彩虹滑道项目终点处,8岁的张子豪刚体验完项目便兴奋地对妈妈说,只见他意犹未尽地从轮胎上跳下来,开心地挥舞着手臂,迫不及待地想要再次尝试。
“我们乐园从今年10月1日开始正式营业,国庆节期间,日均客流量达到6000至8000人次。”龙凤乐园研学负责人黄山对记者说,除日常散客外,乐园还与学校、机构等合作,开展一系列研学活动,涵盖自然科学、农耕文化、手工制作等多个领域,让孩子们在游玩中拓宽视野,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我们将继续优化服务质量,丰富产品内容,不断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努力打造成周边地区知名的研学旅行和休闲娱乐目的地。”
据了解,老山村为“泗县蟠龙山文旅片区”所在地。近年来,该村结合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探索出“修建道路与环境整治相结合”“景区建设与村庄规划建设相结合”“产业发展与乡风文明建设相结合”的发展模式,规划建设文化旅游项目包括奇石亲子乐园、蟠龙山文化园、茶山水上基地、酒店民宿集群、小松山越野基地、秦汉文化美食步行街等六大分区,致力于为游客提供一体多元化的旅游度假服务,现已实施建设部分项目。
“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以历史遗址、秦汉文化、户外运动为主线,集‘山水、历史文化、越野、运动、美食、度假’于一体的4A级国际乡村度假区。随着景区项目建设不断推进,目前度假区已初见雏形。”屏山镇党委副书记彭生介绍,项目完工后,预计可提供就业岗位2000—5000个。
“下一步,我们将以打造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为契机,围绕产业发展、乡村旅游、环境提升等方面,整合社会资本注入,推动村内二、三产业发展,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确保村民在家门口‘有活干、有钱赚’!”赵善乐表示。 记者 邵子育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生命相“髓” 为爱加“宿” 12-27
-
21-11月全市进出口总值58.5亿元 12-24
-
3王启荣调研医疗卫生项目建设工作 12-24
-
4元旦、春节期间宿州再拎“惠民菜篮子” 12-23
-
5宿州市“晒”出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成绩单” 12-23
-
6中国国际商会宿州商会第二届会员大会召开 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