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聚合力 乡村善治筑根基
冬日,行走在灵璧县大庙镇马庄村的乡道,一条条道路干净整洁,一栋栋房屋错落有致,栩栩如生的墙绘随处可见,玩耍嬉戏的孩童笑声一片,一幅幸福美满、文明和谐、生态宜居的和美乡村画卷徐徐展开。“现在我们村建设得越来越漂亮,道路硬化了,路灯明亮了,厕所改造了,出行方便了,环境美化了,现在生活‘安逸得很’。”村民崔兴良谈起如今的马庄村满脸笑意。
近年来,马庄村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拓宽基层各类群体有序参与”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基层党的组织体系与网格治理体系融合成“一张网”,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推动多元治理,有效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推动产业发展,走出一条富民强村的振兴路。该村先后荣获2022年“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023年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称号。
党群一条心 善治美乡村
“听党话、民心齐,跟党走、志不移。遵法纪、守秩序,立新风、树正气……”走进马庄村,村口宣传栏上的村规民约讲述着村里的新风新貌,也守护着村民的精神世界。近年来,在村党总支部的带领下,马庄村在乡村治理和民生保障中,积极创新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机制,激活社会治理的基层细胞,探索出“党建+网格化”“党建引领+村民自治+社会参与”等典型的经验做法。“以‘暖心’服务换取村民‘真心’信服,村里的大小事务总能赢得村民的赞誉与支持。”灵璧县大庙镇马庄村党总支书记寿达飞欣慰地说。
强化党员管理,发挥“领头雁”作用,助推和美乡村建设。马庄村党总支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制度,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开展党员联系群众、承诺践诺、志愿服务等活动。建立星级积分制度,评选星级党员,形成“个个提升、处处示范、时时比拼、人人先进”的良好氛围。探索创新党员“网格化”管理,划分20个网格,党员定期向网格内所联系的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定期向党组织报告所联系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意见建议、群众突发困难等,让党员在乡风文明、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通过建立职责清单、任务清单、问题清单、报告清单、流程清单,进一步推进责任细化、目标任务落细落实,全面提升党员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效激发党员“领头雁”的内生动力。
与此同时,马庄村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作用,统筹辖区公安、综治和村民力量,加强基层治安防控,强化基层矛盾化解,构建“村‘两委’+一约四会+乡贤工作站+村民”四位一体的乡村治理格局。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夕阳红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青年志愿服务队四支队伍,定期开展“三访三问”志愿服务活动,扎实抓好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公益劳动、纠纷调解等工作。吸纳退休老干部、老党员等参与村乡贤工作站,构建“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村事民议、村事民治”基层治理新模式。依托村规民约和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协助村“两委”处理村中大小事务,提高村民自治能力和水平。
外塑乡村美 内铸乡村魂
“我家院子以前堆满杂物,总是乱糟糟的,你看现在各种农具都摆放整齐了。”崔兴良告诉记者,“以前想要整理院子都不知道从哪儿下手,现在养成了好习惯,自家小院‘顺眼’多了。”
近年来,马庄村为解决村民环境卫生意识淡薄、杂物随手乱放等问题,发动群众从整理庭院内外的农具开始,逐步绿化、美化庭院,不断改善优化村内环境。
和美乡村不仅看“颜值”,更要看“内涵”。马庄村立足实际完善《村规民约》,将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提升、殡葬改革、移风易俗、乡村振兴等内容有效融合,通过“三建三助”,即建成“马庄春晚”助推文化艺术发展、建设活动开展助推感恩教育、建设法治乡村警示教育助推法治建设,不断提升和美乡村的“内在美”,滋养乡村“文明风”。定期开展广场舞比赛、篮球比赛、象棋比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由马庄人自编、自导、自演的“马庄春晚”已连续成功举办8年,成为群众的精神文化大餐。开展“清廉乡村”建设,召开村干部家属助廉座谈会,签订助廉承诺书,党员干部带头以好家风促进社会良好风气养成。
马庄村定期开展道德讲堂宣讲活动,弘扬孝老爱亲、邻里和睦、拾金不昧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文明风尚蔚然成风。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美丽家园行动”“三关爱”等活动,组织“好儿女、好婆媳、好夫妻”“星级文明户”评选,引导村民争当文明户,争做文明人。以马庄村真人真事为素材,由党员干部本色出演的《老汉“点赞”新马庄》在全省第七届党员教育电视片“先锋”系列作品展播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深挖产业“景” 劲吹振兴“风”
走进马庄村雪姝家庭农场,一股暖流扑面而来,棚内翠绿的黄瓜探头探脑,圆圆的西红柿红着脸颊羞答答。雪姝家庭农场负责人李坤正在自家大棚里来回穿梭,脸上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开心地说:“今年种了30多个大棚,占地100多亩,黄瓜、西红柿马上可以抢鲜上市,目前看市场价格还不错。”
近年来,马庄村一方面依托和美乡村建设成果,利用现代农业示范园风光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逐步开发打造集林业赏花、农业观光采摘、休闲垂钓于一体的农村观光旅游业。为推动农旅产业融合发展,马庄村每年举办“乡村文化旅游节暨乡村振兴交流会”,现已成为灵璧县乡村文化旅游亮丽名片。
另一方面,马庄村由村党总支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协调农户把承包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合作社再把土地流转给有种植需求的经营主体户和其他农户,推动“小田变大田”,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已种植茶菊400亩、露天雪里蕻100亩、林果花卉苗木100亩、日光大棚蔬菜200多亩,可解决本村及附近村300余名群众的就业。建成占地50亩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园,悦来服饰、钱丰木业、箱包配件厂、纸箱厂、门帘厂等5家劳动密集型工业企业入驻,常年可解决190余人就业。
乡村蝶变,各美其美。如今走在马庄村,一项项富民产业,构建起特色农业的四梁八柱;一批批农业产业升级,带动农民走上富裕之路;一个个地域特色品牌,开辟农特产品通往市场的绿色通道。“和美乡村,不仅要产业跟得上,群众收入稳得住,更要兼顾乡村的‘里子’和‘面子’,真正让农村变得宜居宜业宜游。”寿达飞坚定地说。记者 杨雪 见习记者 吴智伟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
-
2宿州市新增2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12-18
-
3以创新实干为经济社会 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12-16
-
4“三省井”,何以润三省? 12-02
-
5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本月底全部完成 11-28
-
61—10月全市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49.7%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