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3900087   广告热线:3900838
本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7—3909502   举报邮箱:zgfxnews@163.com
,欢迎访问拂晓新闻网
拂晓新闻网  > 拂晓新闻网  > 要闻  > 正文
今年是5G发牌和正式商用五周年。五年间,中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5G网络,5G凭借前沿的科技技术正在引领千行百业走上“快车道”——

“云都”之光照亮木上“繁花”

2024-12-16 08:56来源:拂晓新闻网--拂晓报作者:李航

说起繁花盛开的场景,大家可能会联想到电视剧《繁花》中大上海现代商业与金融的繁荣。而位于灵璧县经开区的安徽雨鑫木业有限公司,联合宿州联通,探索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利用5G技术和MEC边缘计算平台建设运营能力,建设部署高可靠、低时延网络,打造MEC边缘计算数据中心,将全景VR、木板瑕疵检测系统、木板智能计数系统、生产数据看板大屏系统与5G进行集成,打造了自己的“新繁花”时代。在这个寒冷却又处处充满生机的冬季,让我们走进雨鑫木业,看一看“数字繁花”盛开的过程,欣赏智能时代的木上之舞。

安徽雨鑫木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见习记者 王庆 摄

突破:一次从0到1的实践

来到位于灵璧县经开区的安徽雨鑫木业有限公司,机器的轰鸣声与键盘的敲击声谱出了一曲别样的乐章,传送带上“飞驰”着一张张原木色的纤维板。作为宿州市首个建设“5G+工业互联网”项目的企业,全套生产流程都在5G+MEC边缘计算数据中心的指挥下有序进行。

“我们联合宿州联通,利用优势技术力量,融合5G、AI等,搭建了一套数字化运营管理云平台。”雨鑫木业负责人张传磊介绍,促使企业进行互联网升级改造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一直依靠传统Wi-Fi进行数据传输和计算,延时大、干扰多,数据采集分析不足、利用率偏低,各类应用技术的深度融合不足,企业生产数据的安全保密无法得到保障;二是2020年起,工信部、安徽省政府、宿州市政府先后印发《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文件,提出要深化“5G+工业互联网”,支持工业企业建设5G工厂,推动5G应用从外围辅助环节向核心生产环节渗透,加快典型场景推广,助力企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升级。“里应”+“外合”,于是,自2019年起,雨鑫木业联合宿州联通开启了转型升级之路。

“宿州联通通过运用5G技术和MEC边缘计算数据平台,帮助雨鑫木业实现了控制系统 从‘0到1’的开拓性实践。该技术成果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标志着雨鑫木业控制技术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国联通宿州市灵璧分公司总经理王文君介绍,2021年,雨鑫木业5G+MEC边缘计算数据中心成功入选2021年国家新型数据中心典型案例,雨鑫木业也成为同行业安徽区域唯一入选的企业。

赋能:5G和AI“双管齐下”

5G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为工业企业提供了产线柔性化、生产智能化的工具,推动工业向智能化、服务化、高端化转型。除了高传输速率、低时延,6个9的“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也保障了其“江湖霸主”的地位。所谓“6个9‘MTBF’”,是指设备平均无故障时间达到99.9999%的可靠性,也就意味着设备每运行100万小时,只会出现不到一次的故障,大大降低了事故率。

在雨鑫木业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大小不一的纤维板整齐地摆放在一起。“现在公司年可生产纤维板20万立方米,如果用13.5米的半挂车装运,一天的产能可以装满20辆汽车。”张传磊对记者说。

那一摞摞的纤维板怎么计数呢?

“过去我们都是靠人工计数,两名工人站在木板两端,握着粉笔,一张一张计数。如果两个人的计数一致,那么就统一为堆叠木板的数量;如果两个人的计数不一致,就得再数一遍,操作起来非常麻烦。”张传磊说,最难的问题是纤维板最薄的仅有2mm,最厚的也只有6mm,叠在一起肉眼很难分辨,只有用强光照射,才能看到木板之间的缝隙,费时又费力。

“现在简单多了。”中国联通宿州市灵璧县分公司商企中心主任张颖影介绍,“公司用上了木板智能计数系统,通过5G+AI+高清摄像头对堆叠木板进行采样,将数据传输至MEC边缘计算数据平台进行AI相关运算,再经模型对比后将非结构化数据转换为结构化数据,并将研判结果通过5G网络输出至中控系统,接着,堆叠木板数量就会呈现在电脑显示器上。”

在车间控制室,屏幕上各种画面让人眼花缭乱。“这些屏幕分别对应着不同的生产流程,5G网络就是‘安全总管’。”张传磊告诉记者,4G和5G网络最直观的差别就是时延,5G可以精确到毫秒级时延。例如,木板瑕疵检测系统利用的是5G+MEC+AI视觉的技术,而5G+AI+工业相机的运用,可以对木板外观、瑕疵点等进行采集,再通过5G网络将数据传输至MEC边缘计算数据平台,通过平台进行AI相关运算,并将判断结果通过5G网络输出至中控系统,由此将瑕疵品检出率提升了32%。

运用5G网络的低时延特性,雨鑫木业设备异常信息、生产量、合格率、工作状态等生产数据信息可以实时展示在关键工位的生产数据看板大屏,满足了生产管理的实时性和便捷性,解决了有线网络部署复杂和Wi-Fi信号不稳定等问题,在减少人员运维压力的同时,提升效率达25%,实现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设备移动的快捷性。

在系统建成使用的两年时间里,雨鑫木业累计减少用电50万度左右,减排二氧化碳1392.5吨,节省人工成本超过200万元;实现主业务流的无纸化运营,减少60%以上纸质单据;累计减少办公和生产综合费用30万元;企业瑕疵品的检出率由63%提升了32%,达到95%;订单及计划执行效率提升26%;设备运维效率提升40%;设备检修时效提升30%。

领跑:“云都”唱响5G曲

“宿州市首个企业级5G专网和场景应用”“宿州市首个边缘计算数据中心”“宿州市首个企业级5G工业数字化成套项目”,细数雨鑫木业在工业互联网升级改造时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宿州强大的算力支持。

“在强大的算力支持下,雨鑫木业的升级改造才得以顺利完成。生产过程中也因有算力的支撑,公司效益才能更上一层楼。”张传磊表示。

作为“中国云都”,早在2011年,宿州市委、市政府就将云计算产业作为加快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方向。如今,宿州已成为长三角区域最大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并同合肥、芜湖一道成为安徽省三大智算中心。

在基础设施上,宿州建成5G基站8840个,数量居全省第三,数据中心配备了完善的网络结构,还独立建成宿州-上海双路由架构网络,环网传输时延低于10毫秒、单项时延低于5毫秒。宿州由此成为安徽省第一个双路由网络直连上海的城市。

在算力平台上,宿州已建成汴水之畔超算中心、淮海智算中心、算力互联智算中心三大算力中心,智能算力规模居安徽省前列;今年,宿州又引进了国创超算中心、城市云智算中心等项目,预计智能算力规模将达2000P以上。

在产业生态上,全市拥有云计算、大数据及相关企业1600余家,形成了大数据存储和处理、动漫渲染、电子商务等10余个特色应用板块,在区域内形成了云产业链生态圈。

2023年6月,宿州市政府印发《宿州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3-2025年)》,加快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目前,全市已建设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2个、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6个,推动全市3000余家企业入驻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上平台用平台;培育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领航应用案例2个,国家级5G工厂2个,国家级新型数据中心典型案例1个,省“5G+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案例2个;获批省级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项目9个、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2个;培育9家省级智能工厂、44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完成全市8个重点行业400余家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诊断工作。

以算力为驱动力,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如雨鑫木业一般,在“云都”之光的照耀下,盛放属于自己的更灿烂的“繁花”。记者 李航


版权所有: 拂晓新闻网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