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势而为 惠企利农
“一斤玉米的价钱要比去年高了四五分,今年秋粮效益要比去年好。”11月19日,在埇桥区大泽乡镇汇谷粮油公司西寺坡分公司门口,正在卖粮的种粮大户陈开春高兴地说。记者看到,装满秋粮的货车正排队进入库点。粮库内,工作人员依次指挥卖粮人按照扦样定等、过磅称重、过筛入库、过磅去皮的流程做好粮食收储。
据库点经理孟君介绍,今年的玉米收购价格在2.7元/公斤上下浮动,相比去年有较为明显的上涨趋势。
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影响,夏粮、秋粮的市场收购价水涨船高。高价格在让农民享受到实惠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个问题:托市收购与市场收购之间的价差持续扩大,地方粮食购销企业面临着最低收购价不启动的窘境。
“过去我们的盈利来源主要是代储保管收益,即为中储粮代储粮食,收取固定的保管费用。”埇桥区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负责人对记者说,“随着市场化收购逐渐成为主流,如果再固守旧模式,接下来的生存就会成问题。”看着粮仓里的粮食逐渐减少,“空仓”现象愈发明显,中心全体职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面对困境,怎么破局?为此,埇桥区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牵头,以其代管的国有企业汇谷粮油公司为实际执行单位,充分利用本地仓容、粮源、交通等优势和粮食市场化收购信用保证基金支持,采取委托收购、代购代储等方式,积极探索市场化经营新模式。
基于往年的粮食收购价格走势,埇桥区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及早利用各种会议“吹风”,组织汇谷粮油公司到民营企业“取经”,顺应市场化粮食收购大趋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统筹兼顾政策性收购和市场化经营。
汇谷粮油公司按照部署,积极主动“走出去”,与埇桥区内外粮食加工、贸易企业联络对接,签订粮食收购合同,为市场化收购提供支持。同时,按照辖区空仓容规模及预计收购数量分析数据,及时申请农发行市场化收购贷款授信,充分落实市场化收购的资金来源,保障有人收粮、有仓收粮、有钱收粮。
埇桥区粮食市场化收购的新模式,不仅激发了地方粮食系统的活力和积极性,有效解决了“区域性卖粮难”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也维护了农民利益。
“目前,‘汇谷模式’正在全省范围推广,不仅可解企业‘燃眉之急’,而且能够让农民在家门口卖粮,减少运输成本,助农增收致富。”埇桥区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负责人说。 记者 王硕 见习记者 邵子育
责任编辑:丁曼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
-
2市政府召开第20次常务会议 11-24
-
31-10月份宿州市经济继续承压恢复 11-22
-
4
-
5“一线赛马”赛出担当好干部 11-21
-
6把社区建成温暖的家 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