埇桥区突出科技强农做强智慧农业
拂晓新闻网--拂晓报讯 智慧农业一端连着科技,一端连着农业。近年来,埇桥区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全产业链融合,为传统农业提质增效提供了现代化解决方案。
坐落在埇桥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安徽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皖北综合试验站,通过安装智能化控制系统,将农作物生长监测、水肥一体、臭氧喷雾、苗情和灾情远程监控等系统连在了一起。在农作物的生长环节,超级农场利用物联网设施与智能检测设备,可以实时采集农作物的各种数据,监测空气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和土壤的温度、水分以及日照强度等一系列与生长的相关的数据。
“有了物联网自动控制系统就是好。”试验站负责人吕秋石介绍,“物联网自动控制系统显著减少单位面积内劳动力的投入,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亩节本增效100元以上,同时物联网自动控制系统的使用,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提高了作物抗性,提升了作物品质,具有极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埇桥区通过强化基础设施,在粮食、果蔬、畜牧等重点产业应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目前埇桥区有1个智慧农业管理平台,1个北斗基准站,管理系统共接入2个业务系统、12个视频监控点,设立视频监控38个,覆盖种植面积16.8万亩,涉及年产量14.8万吨。另外,全区培育建成大田作物“四情”监测示范点六个,设施农业智能化农业物联网示范点3个,智能化物联网养殖示范点300多家。
近年来,埇桥区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兴建智慧农业产业园,打造地方“中央厨房”,成为了全面推动“三产”融合、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位于埇桥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埇膳中央厨房有限公司,打造了从蔬菜生产、运输、加工、冷链配送、二次加工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建成了“种植基地+中央厨房+冷链配送+集约化供餐”四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占地15亩,建成高标准生产车间5120平方米,规划引进6条高标准全自动蔬菜、包装流水线,25辆冷藏配送车及一系列综合配套设备,每天为全区70余所学校,两万余名学生提供营养餐服务。
“园区将聚焦‘两强一增’,以规范化、规模化为方向,重点强化农产品精深加工、高标准设施农业示范种植、农旅研学等三大产业招商,补齐做强农业产业链条,推动园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埇桥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园区管委会主任张梅说道。(韩伟 李子涵)
责任编辑:王亚东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第八期宿州市企业家沙龙下午茶活动举行 03-28
-
2宿州市根治欠薪专项行动追发工资1.4亿余元 03-28
-
3关于清明节期间暂停部分祭扫业务的通告 03-27
-
4
-
5郑宏来宿开展“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活动 03-28
-
6王启荣在市交旅集团调研 03-28